環渤海,還得看天津

據說,當年,溥儀離開紫禁城,來到天津。

他還很興奮地對外說:“天津衛比紫禁城好啊!”

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

這句話很有名,說的是九河同歸於海,天津的海河水系匯聚了華北地區衆多河流,說“天子渡口”是實至名歸。

還有句順口溜很有意思——

天津衛的牆,小站稻的黃

大沽口的炮臺爛泥塘

袁大人的兵,直隸武鎮廳

西洋造的火器真威風

近代史背後是開埠史,開埠史背後是海運貿易史。

天津開埠164年,依海而生、向海而興。

環渤海,其實天津纔是這個“家”的大哥,帶大了幾乎半個河北。

上個月有件不大不小的事,還引得官方媒體都爭相報道。

9月18日,有11.7噸從秘魯進口的藍莓歷經34天抵達了天津港,這也是南美進口藍莓首次登陸我國北方口岸完成接卸。

幾箱藍莓,引得官媒報道,憑什麼?

因爲這背後的事,是去年12月份天津港至南美直航航線的開通。

航線開通以來,天津港已累計接卸超過30航次,進口了南美地區的白蝦、冷凍牛肉、車釐子、紅酒等特色應季產品,也出口了國內化工品、玻璃、捲鋼以及汽車整車等物件。

這是條高效便捷的海上物流通道,有效促進了中國北方地區與南美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

海運貿易本就是天津起家的本事,100多年了依然強悍。

根據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報,天津港完成貨物吞吐量4.45億噸。

其中天津港集裝箱吞吐量爲2002萬TEU(標準集裝箱),在中國北方排名第2(次於青島的3000萬TEU),在全國排第6,在全球排第8。

世界級的天津港地位還是很耀眼的,不僅很大,很重要,是中國重要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口,而且2019年以來,天津港依託前沿科技解鎖新質生產力,還建成了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

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

根據央視10月2日的前線報道,天津港碼頭根本看不到一個人在執行作業。

那能看到啥?

能看到搭載着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邊緣計算模塊的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能看到L4級自動駕駛把集裝箱送到指定位置,背後有車路雲網協同的智能駕駛系統,有5G、北斗、高精地圖的整合技術,用AI算法達到全局調度最優的效果。

這一點就太厲害了。

雖然說天津這幾年經濟數據有點疲軟,2020年還被南京反超,跌出了GDP榜單前十,但不能否認的是,整個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都和這座城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不誇張地講,在京津冀這片地兒,天津就像家裡的大哥,小半個河北的城市和產業,都是天津給帶大的。

古代天津因兵防立衛所,又因漕運而繁榮。

到清咸豐十年(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簽訂,天津被迫開放爲商埠。

1861年,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正式成立同時,也任命崇厚爲三口通商大臣,負責辦理天津、牛莊(今遼寧省營口市)、登州(今山東省煙臺市)三個口岸的通商事務。

天津作爲中國近代工業的發軔地,一座城開始崛起。

三口通商大臣設立不久,就開始聘用英國軍官訓練新式軍隊。

訓練新軍需要洋槍、洋炮等軍火,清同治五年(1866年)開始籌建天津機器局,仿照西方國家設廠製造新式槍炮和兵船。

第二年,又在天津城東九千米外的賈家沽道,設立火藥局,俗稱“東局”,製造火藥。

同治七年(1868年),又在南關外海光寺興建槍炮廠,稱爲“機器西局”。

這兩處局子,成爲北方洋務運動的重要代表。

直到現在一些老天津人還稱它們爲“東局子”、“西局子”。

港口、船塢、軍工廠,帶動了碼頭、大木、輪機、熟鐵、熟銅、鑄鐵、模樣、鍋爐、槍炮檢查等廠的設立,人口增加又引得民用工業興盛起來。

清末民初天津城市廠家設立年代一覽表

大量的商貿在口岸聚集,通過海關進口的洋貨和國內各埠的工業品、農副產品源源不斷運往腹地。

到清末民初,天津口岸用子口稅單(當時一種海關稅單)運往腹地的商品總值(1913年約3738萬海關兩),佔該年運往腹地的商品總值的43.4%。

另一方面,隨着國際市場需求的擴大和城市的發展,內地的商品也源源不斷地運到口岸。

有的是工業原料供應國內外的大工業,有的是供應世界市場和國內城鎮居民需要的消費品等。

1914年各地運到天津的商品價值總額爲5652萬餘海關兩,1917年增加到7589萬餘海關兩,1919年超過1億海關兩,1921年達到13100餘萬海關兩。

雖然出口的總值與天津運往腹地商品總值相比,差距還不小,但增長速度快。

1914年後的7年時間裡,天津運往腹地商品總值增長了91.07%,而腹地運到天津商品的總值增長了131.78%。

這說明,一戰爆發,似乎通過天津,讓中國內地的工業生產能力大幅提升了。

因爲天津的帶動,中國北方由自給自足的家庭手工業逐步向爲市場而生產的近代農村工業開始過渡,機器大工業在華北內陸地區開始興起。

一、唐山

如今在河北經濟排到第一的唐山市,是因天津而起。

天津的軍事工業對於煤、鐵等原材料的需求量極大,刺激了附近地區採煤業的發展。

清光緒二年(1876年),福建候補道、上海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奉李鴻章之命,親赴開平勘察煤鐵礦務,並向李鴻章屢次條陳,從煤質、儲藏量、生產成本、利潤、市場營銷等方面對開平煤鐵詳加分析,得出了“採辦應有把握”的結論。

李鴻章高興壞了,令唐廷樞趕緊設法籌辦。

光緒四年(1878年),開平礦務局在開平鎮正式開局,唐廷樞擔任該局總辦。

爲了把開平的煤礦方便運到天津,唐廷樞開挖了蘆臺到唐山的煤河,又從胥各莊到唐山礦區一段修建了中國第一條輕便鐵路(雖然最早時是著名的馬拉火車)。

開平煤礦從1881年開始正式出煤,1883年運到國內各口岸煤8503噸,1886年達到33677噸,同期天津口岸自國外進口的洋煤,由9728噸下降到301噸,在100多年前實現了國產替代進口。

鐵路的通車,鐵路的修通還帶動了唐山其他工業企業的興辦,最早主要有唐山修車廠、啓新洋灰公司和華新紡織廠。

人員往來,又發展出鄉間採購的“百貨場”,就是如今的唐山市區位置。

發電廠、陶瓷廠等一些近代工業企業陸續創辦,唐山的工業人口因之大量增長,商業繁茂,真正成了一座現代城市。

二、秦皇島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秦皇島市,同樣也是因天津而興。

19世紀70年代以來,主持洋務的官員們看到了開埠通商的好處,也看到了外國力量控制下許多權利的喪失,也產生了自行開放、趨利避害的想法。

加上十幾年過去,天津碼頭出現擁擠堵塞的情況,就近尋個新港就成了當務之急。

1900年以前秦皇島港口平面圖

秦皇島港得以成型的直接動因,就是開平煤礦煤炭輸出的需要和“津榆鐵路”的修通(天津到臨榆的鐵路,由唐胥鐵路延長而來,形成於1894年,臨榆縣治在今天秦皇島市山海關區)。

秦皇島距開平煤礦約135千米,地處津榆鐵路的中心,距津榆鐵路的湯河站僅4.8千米,並且當時的秦皇島海灣沒被外國人控制,自然成了自開商埠的首選目標。

清政府難得眼疾手快一次,搶在外國人前面,命令工部侍郎張翼以開平礦務局的名義,把秦皇島沿海地帶連同北戴河金山嘴、戴河口八九成的土地全都買了進來。

秦皇島港完全置於開平礦務局的控制之下,出現了中國前所未有的特殊情況——港口單獨由一個礦務局把持。

津榆鐵路後來成了京奉鐵路的一段,而後京奉鐵路的開通和北戴河海濱的開發,讓來往人口大量聚集,徹底奠定了秦皇島的城市基礎。

京奉鐵路圖

以前說起整個京津冀,很多人認爲北京是這裡整個環渤海區域的中心C位。

這樣理解也沒問題,但可能有失片面。

事實上,因爲不同的歷史定位,在上百年的時間裡,天津纔是那個起到引領、支撐、拓展、反哺整個京津冀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城市。

天津不僅直接帶動了唐山和秦皇島兩座城市的直接形成,也以衆多“第一”開啓了整個中國北方的近代化。

1877年,李鴻章主持架設了天津機器局至北洋大臣衙門(今金鋼橋附近)的電報線路,這也是中國第一條電報線。

1878年,天津海關發行了中國第一套以蟠龍爲圖案和印有“大清郵政局”字樣的“大龍郵票”,中國近代郵政在天津誕生。

城市照明和自來水工程,這些在天津的出現都早於北京。

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還在天津率先實行了西方市政管理制度,改造老城區的市容市貌,推行現代警察制度。

天津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在1906年開通,幾乎與世界同步;到1927年,天津已經有7條有軌電車線路;而北京的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是在1924年開通的,到1929年北京也不過開通了6條。

反觀北京呢?

北京長期是一座消費都市,各行各業的人口只是圍繞當時的貴族官僚服務的,過去又靠權力大量汲取着周邊的資源,幾百年雍容華貴,老氣橫秋。

這是一把雙刃劍,背後的問題,就是城市發展路徑單一,近代政治因素動盪,工業匱乏,繁榮的商業只依賴官員消費,缺乏經濟造血功能等。

1928年6月,國民政府跑到南京,“北京”變成“北平”,政治中心職能消退,昔日門庭若市的軍政機關一下子人去樓空。

而天津直到今天仍是舉足輕重的北方出海通道,和腹地同呼吸共命運。

中國貨物大港一半在北方,集裝箱大港多在南方。

這當然和港口的佈局,以及背後輻射內地的產業結構息息相關。

天津港對內輻射力極強,是如今北京、雄安新區的主要出海口,輻射東北、華北、西北甚至更遠的內陸腹地,背後是大半個中國。

腹地經濟的發展和天津之間,互相提供了支撐。

整個渤海西側,津冀6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密集分佈着天津港、唐山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黃驊港等諸多大型港口。

通過環渤海內支線串聯衆多港口,天津港拉動整個渤海港口羣的吞吐量不斷攀升。

這一連串港口就像一串璀璨寶珠,分工明確,相互配合。

天津跟河北的港口,也形成了有機的互動。

不同港口錯位發展,天津承擔着最多的集裝箱吞吐任務,而唐山港、秦皇島港等散貨運輸影響力越來越大。

2023年,河北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3億噸。

以唐山港爲例,2023年唐山港京唐港區總吞吐量約3億噸,其中三分之一是煤炭。

大秦鐵路輸送的1.07億噸煤炭在京唐港區裝船下水,運往南方。

石家莊海關今年1月發佈消息,2023年京津冀地區進出口總值突破5萬億元,佔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2%。津冀港口中,集成電路、鋰電池等產品出口增長迅速,汽車、飛機等商品進口居全國前列,平行進口汽車更是佔到全國八成以上。

一艘輪船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礦石碼頭卸載

這種底氣來自近些年天津港和河北港口羣的協作。

去年5月,天津港集團、河北港口集團達成《津冀世界一流港口聯盟合作協議》,將口岸服務、陸海聯動再次推向縱深。

去年12月,津冀港口又簽署《深化聯學共建 打造津冀世界級港口羣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戰略合作協議》。

早在2008年,就有一篇分析文章提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港口之間尤其是相鄰或相近港口之間的相互競爭與彼此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但這些港口相互競爭與彼此牽制,可形成港口羣的“合作競爭”,港口羣的整體效益將具有1+1>2的特點,德國的漢堡和不來梅這兩個港口就是這樣的例子。

天津就像家裡的大哥,飽經風霜也見過世面。

這會兒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準備帶着兄弟們一塊下好世界級港口集羣的“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