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頒「環境金害獎」 中油連5年獲獎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頒發第5屆環境金害獎「政府責任未善盡,遏止污染成空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6)日公佈2022年空污、水污嚴重違規的企業名單,從違規事實嚴重性、總裁罰金額與次數綜合評量,頒發第5屆「環境金害獎」,其中國營事業「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已連續5年獲獎,呼籲政府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案及政策工具,降低污染的同時也引導企業往低碳、永續的方向轉型。

根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統計,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空污違規31次,金額1360萬;水污違規4次,金額610.2萬。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柯幹庸表示,中油已5度獲頒金害獎,從2019年第1屆金害獎以來,5年共有146次空污違規,累計裁罰4794.5萬元;2022年空污違規31次,總金額1360萬,違規次數與金額都蟬聯冠軍。

而經濟部轄下的各工業區服務中心,2022年合計有18次水污違規,總金額1574.65萬,位居水污裁罰之冠,其中中壢工業區服務中心在違規改善期間經稽查再次超標,且重金屬銅、鎳、鋅皆超過排放標準,遭開罰1069.2萬,是2022年裁罰金額的第2名。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震遠表示,臺鍍高雄廠2021年11月被環保機關查獲將未處理完成的廢水繞流排放,檢測結果顯示鋅離子濃度超標一百多倍。此外,該廠繞流排放的廢水PH值高達12.9呈強鹼性,且氨氮濃度超標2倍。已有相當多研究與案例說明,強鹼性且含高濃度氨氮的廢水,可能對水生生態造成嚴重威脅,該廠於2022年1月遭裁罰550萬元,並認定違規情節重大。

立法委員洪申翰表示,本年度獲得金害獎的企業,許多跟政府有合作關係,這是大家沒有辦法接受的事情,政府重要的公共工程與國營企業要開始建立環境排放預處理的機制,預處理也有助於這些企業做風險的管理,國外的廠商已經有這樣的做法,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