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鐙樂「新月形」人工膝關節手術 免除拄杖痛苦
前安南醫院骨科醫師,現任檯安醫院副院長黃鐙樂研發的新月型膝蓋手術,令許多長輩術後一週內可不需助行器,自行行走。(程炳璋翻攝)
臺灣許多老年人有惱人的膝蓋退化困擾,多數採取鴕鳥心態,靠着忍耐加吃藥度日,臺南市前安南醫院醫師,現任檯安醫院副院長的黃鐙樂,以5000例臨牀經驗研發「新月形」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優待臺南鄉親,可是先通知醫院,院方提供接駁車到臺中火車站免費接駁。
「開刀很麻煩,術後還要拄柺杖」傳統人工膝關節手術的病人,須要做3個月到半年的復健,柺杖要拿3個月,成爲患者畏懼開刀的原因之一,黃鐙樂研發的新醫療技術,不僅恢復快,半數以上病人術後首日就可靠柺杖走路,術後第2天出院,手術後一週,9成以上病人皆能脫離助行器走路。
多數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輩,大部分採取鴕鳥心態,「想說能忍就忍,吃吃藥就好」,黃鐙樂表示,「吃藥」並不會使完全磨光的軟骨再生,而且隨着時間病情會一直加重,造成吃藥控制不良,反而增加肝腎負擔。
另外「忍耐」並不是沒事,黃鐙樂分析,一側膝關節嚴重退化,患者自然會把走路的力量用在另一側,造成另一膝關節加速退化。
因此「吃藥」加「忍耐」的結果,造成幾年後痛得受不了來找醫師想要開刀,這時身體狀況又更差,加重了手術的風險。
黃鐙樂建議家中有75歲80歲以上的長輩,如果身體的心肺功能都不錯,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已經專業醫師評估需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依照目前醫學材料的進步,如果手術做得好,病人使用一輩子是沒有問題的。
一個好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可以讓家中長輩帶來更有品質的晚年,活得老也要活得好,活得有品質。檯安醫院目前有提供優惠服務,臺南鄉親事先與院方連繫,看診時搭火車到臺中火車站,院方可提供免費接駁車來回接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