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崢的創業故事

3月17日,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發佈2021年度致股東信,宣佈經董事會批准後將董事長職位交棒給聯合創始人、現任CEO陳磊。

黃崢表示,不再擔任董事長和拼多多管理職位後,他的1:10超級投票權也將失效。辭任董事長後,黃崢名下股票三年內鎖定不賣出。他將結合個人興趣,致力於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並着眼於拼多多未來的長遠發展,“去摸一摸10年後路上的石頭”。

自去年7月卸任CEO一職後,黃崢此次卸任董事長,是進一步放權。

不過,在拼多多的股東名單中,黃崢目前的股份爲29.4%,依然是拼多多的第一大股東。

作爲80後,成立拼多多不到6年,就能在財富上和老牌首富馬雲比肩,並且在拼多多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時,黃崢卻選擇功成身退。

此舉不免讓人疑惑。

那麼,黃崢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文/十二不惑

學習成績優異的尖子生

1980年,黃崢出生於杭州郊區,爸媽都是初中文化,在工廠當普通工人。

小時候,他的成績就非常好,從小到大都是第一名。他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爲科學家。

小學六年級時,黃崢因參加數學奧賽得了獎,被老師推薦報考了杭州外國語學校。

當時浙江省只有杭州外國語學校可以在全浙江省招生,而且招來的都是各地的尖子,大多數人直接報送各大名牌高校。

在杭外6年後,黃崢被直接報送進了浙江大學混合班。

混合班是浙大從每年的保送生和高考分數最高的人當中,經過專門的選拔考試,優選出來的尖子生。

大三時,黃崢選擇了計算機專業,進入到時任浙大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主持的實驗室,學習數據挖掘和人工智能。

黃崢自幼聰明、刻苦,加上院士級導師的輔導,他的計算機水平很快就達到了高水平。

當時互聯網在我國剛剛興起不久,黃崢時常在某技術論壇上發表一些心得,在圈內有點名氣。

有一天,有個陌生人加他的MSN,自稱是本站的丁磊,想和他探討一個技術問題。黃崢剛開始以爲對方是騙子,沒想到真是丁磊本人。

技術問題解決後,丁磊和黃崢一直保持着聯繫。

2002年,黃崢從浙大考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攻讀計算機專業的碩士學位。

黃崢到美國後,丁磊將朋友段永平介紹給他。

當時,段永平在國內的企業做得非常好,步步高已經成爲行業第一,於是自己做了甩手掌櫃,和家人一起去美國享受生活,並開始學習投資資本市場。

兩人一見如故。段永平算是黃崢的浙大學長,對黃崢極度欣賞。

對於22歲的黃崢來說,有這麼一位大佬在旁指點提攜,對自己的人生幫助極大。

後來,他把段永平稱爲自己的“人生導師”,把自己定位爲段永平的“第四個徒弟”。前面三個是步步高CEO金志江、OPPO創始人陳永明和vivo創始人沈煒。

入職谷歌,後連續創業

2004年,黃崢碩士畢業,面臨就業的選擇。

當時,他已經在微軟實習了一段時間,工作能力受到認可,可以留下來。同時,他又拿到了谷歌的offer。

此時,微軟成名多年,實力雄厚。谷歌還只是一個成立5年的創業公司,工程師只有幾百人。

在留在微軟還是選谷歌時,段永平建議黃崢選擇谷歌,他認爲谷歌一個很有潛力的公司,值得去,而且對未來創業也很有幫助。

黃崢聽從了的建議,進入谷歌,呆着了3年。

他加入谷歌時,谷歌正值高速發展期,入職不到半年,谷歌就上市了。黃崢的工資漲了很多,期權更是一筆鉅款。

幾百萬美元的收入,讓黃崢快速致富。同時,他還參與了谷歌中國從無到有的建設,這爲他未來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6年,段永平用62萬美元拍得巴菲特午餐,他帶上了黃崢一起。

黃崢在巴菲特那裡認識到了簡單和常識的力量,這讓他在日後經營公司時,有足夠的勇氣和定力,去按照常識和理性做事,而不要被外界所幹擾。

2007年時,黃崢已經是谷歌資深工程師,但他已經不想打工,內心的創業慾望越來越強。他等不及待滿四年,讓手裡的期權全部變現,便選擇離職。

離開谷歌後,黃崢跑去中關村去站櫃檯賣手機。他賣手機不是爲了賺小錢,而是想做一個電商網站。爲了搞清楚手機的銷售渠道、顧客都關注哪些問題等。

沒多久,黃崢成立了歐酷網。

創業初期,段永平提供了大量的步步高產品給歐酷賣,支持黃崢。

三年後,歐酷成爲手機和電子教育品類排名前三的電商網站,年營收6000多萬。對於一個初創公司來說,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但對於黃崢來說,速度太慢。

此時,京東已經成爲3C電子領域的老大。黃崢見過劉強東,覺得自己幹不過他,於是選擇放棄,把歐酷賣給了前谷歌中國同事郭去疾。

在賣出歐酷之前,黃崢就已經於2009年孵化了一家新公司,名叫樂其,主要從事電商代運營業務。

樂其於2009年4月成立,到8月份就已經有了三家大客戶,分別是歐酷、步步高、OPPO。僅僅用了半年,樂其就發展成爲當時淘寶系統最大的分銷商。

樂其成立三年後,發展成爲淘寶的“金牌淘拍檔”,團隊達100多人,年銷售額過億,利潤超過1000萬。

不過,黃崢還是不滿足。

2013年,黃崢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名叫“尋夢”,主要做遊戲業務。

在做遊戲業務時,黃崢的身體出了點問題。有一次乘飛機之後,他感覺耳朵非常不舒服,醫院一檢查,得知患了嚴重的中耳炎。

那段時間,他耳鳴得厲害,幾乎無法工作,只好回家休養。這一休養便是9個月。

無事可做的時候,黃崢開始思考,接下來該幹什麼?到底什麼纔是人生的意義呢?

拼多多創造神話,再功成身退

在家養病期間,黃崢每天都會玩手機,他發現人們在移動社交APP上所花的時間非常多,但由此達成的電商銷售額,佔電商銷售總額的比例卻極低。

2015年,黃崢回到公司,開始做了一個新項目,利用微信的社交關係做拼團。這個項目名字叫:拼好貨。

2015年4月10日,拼好貨正式上線。靠着發佈水果拼團信息,然後通過社羣把信息病毒式地傳播出去,等客戶湊夠成團人數下單後,拼好貨團隊再去採購水果發貨。

由於團購水果價格非常低,很快吸引了第一批種子用戶。

6月份,拼好貨趁荔枝上市,做了一次荔枝拼團,日訂單猛增到20萬單。

但問題隨之而來,由於訂單太多,人員忙不過來,導致客戶下單團購的荔枝,久久不能發貨。

一時之間,拼好貨被罵是騙子的消息,在各個社羣裡流傳開來。

黃崢不得不親自督戰,集中精力解決退款問題,把積壓的訂單處理完畢。

但黃崢看到,拼好貨的模式走對了。因爲社羣團購,訂單暴漲,證明這條模式是行得通的。

事後,黃崢大力加強後臺運轉能力建設,拼好貨開始飛速發展,幾個月後,活躍用戶數突破千萬大關。

2015年9月,黃崢主導的拼多多上線。一年之後,拼好貨與拼多多宣佈合併。

如果說拼好貨是一家垂直於水果團購的社交電商,那麼拼多多便是一家綜合性新型社交電商平臺。

拼多多上線後,在初期沒有做廣告的情況下,依靠微信用戶裂變,上線一年日訂單就超過百萬,月GMV超過10億。

飛速發展的結果是,拼多多硬是在阿里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之間,闖出了一條新路,成長爲中國電商的第三極。

2018年7月26日,成立不足三年的時候,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發行價19美元,市值達到240億美元。

拼多多的發展速度極快,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最迅速的創富神話。

上市之後,拼多多依然保持高速發展,公司市值屢創新高。最高時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

3月17日,黃崢辭任拼多多董事長職位時,拼多多發佈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0年四季度,拼多多營收增長146%至265.477億元,全年營收增長97%至594.919億元。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成交額爲16676億元,同比增長66%。

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躍賣家數達7.884億,較上一年底的5.852億同比增長35%,成爲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電商平臺,並將阿里、京東甩在身後。

黃崢的隱退,外界猜測他是學習恩師段永平。

段永平是在40歲的時候隱退,隱居美國生活,做投資。而黃崢則是在41歲隱退。

畢竟黃崢早已實現了財富自由,成爲鉅富。他功成身退後,可以享受人生,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追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