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佼/選秀,我最擔心的是…

黃子佼和LULU主持《希望之星》。(圖/中視提供)

文/黃子佼

最近我同步在兩岸,主持/參與了生涯第17與第18個選秀節目:希望之星/我是演說家第四季,過往,第14個選秀節目超強17練習生開錄時,公關比喻我爲選秀教父媒體也認同,但我有點汗顏害羞,現在看來,一步一腳印,也不簡單呢!可惜的是,還未在我手上出現像林宥嘉、拉拉、艾怡良李宇春吳莫愁這樣的超級選手,時也運也命也,我很早就知道無法強求,對選手對主持人演藝事業都一樣有宿命考驗與鋪排,我只能問心無愧做好份內工作,繼續期待與奮戰。

而關於歌唱類,相信大家也在許多兩岸選秀節目相關報導裡看到,套路黑幕內定,繪聲繪影,那些之外,我在意的是:一,選唱的參賽歌曲。那歌,是你真心想唱的?是你平日會唱的?是你過去喜歡的?是你一直follow的?還是製作單位導演組要你唱要你練的?他們,可能爲了收視考量,爲了觀衆迴響,爲了長官喜好,爲了共鳴高低,然後是否將錯就錯,唱了不屬於自己的歌,或不屬於自身年代的歌,硬唱,不怕格格不入?是否言不由衷?

二,被太多視頻洗腦。現在的人,動手指可以找到太多唱法的視頻片段,兩岸或全球各類比賽選手影片垂手可得,然後開始模仿?或是臨摹?以前沒網路時代鄧麗君梅豔芳該去學誰?張國榮劉文正要去抄誰?費玉清林慧萍可以臨摹誰?除了眼前看到的真人歌手/製作人可以引導他們的唱法或咬字技巧,還有靠前人唱片裡/收音機裡傳來的歌聲吧?但比起現在網路視頻可以看到的風格數量,當年畢竟有限,所謂的個人風格唱腔,或許還是得靠往內挖,不斷練唱摸索纔有新靈感?

▲黃子佼。(圖/翻攝自《我是演說家》微博)

於是,我輕而易舉可以看到,貌似來了一位有風格的選手在臺上,但一開口,連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受到蕭敬騰影響……能過關嗎?就算過了,能長遠嗎?一首一再被翻唱的比賽歌曲,你還要唱?甚至,還學之前其他選手而唱?這樣,是否能唱到觀衆或業界貴人心裡?選歌重要,風格唱法也很重要,不然盧廣仲、魏如萱、艾怡良、青峰、林宥嘉……是怎麼站上浪頭的?

想成名的選秀歌手,這條路很難的!你去過餐廳駐唱或街頭表演過嗎?網路直播唱歌門檻簡單,不用面試餐廳老闆或考街頭藝人執照,不會看到臺前觀衆意興闌珊哈欠連連,所以你認爲你可以了?會不會有點草率危險?上了電視選秀,不要輕忽觀衆的耳朵,你聽得夠多也夠容易取得的那一切,他們可能早也聽過了,而且,站到我們眼前之前,你真的聽得夠廣夠深嗎?很多話,我臺上不會當面說,那是娛樂舞臺,但每每做完選秀,我心中感嘆太多……我無奈的是,製作單位有其需求,做效果我可以理解,但反射到歌壇的未來,未必是對的,倘若選手本身質量又不夠精純,被左右了,也提不出更好的想法,那可能會兩敗俱傷,不留任何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