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自然 環團促拆集集攔河堰

南投山區8日有雨,集集攔河堰進帳約500萬公噸,分別提供給彰化、雲林農田水利會200萬噸及250萬噸,另50萬噸則作爲民生用水工業用途;這樣的比例分配,並不爲環團所接受。(沈揮勝攝)

雲林、彰化地區20多個環保團體,8日赴集集攔河堰管理中心前表達訴求,要求速拆堰體、讓濁水溪迴歸自然,提供灌溉水源、防治下游揚塵;中區資源局公佈攔河堰歷年入流與供水情形未獲信任,最後勉強作出「30萬噸工業用水移爲農用、拆除攔河堰可行性評估會議紀錄呈報上級」結論

參與這項訴求的環團包括雲林環保聯盟、彰化環保聯盟、彰化縣綠色資源人文保育協會、雲林旅北同鄉、雲林關心環境姐妹團、雲林憤怒青年聯盟、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臺灣生態學會、臺中新環境協會、彰化縣醫療界聯盟。

他們聲明「速拆集集攔河堰、治我濁水溪揚塵、還我母親河豐富水量滋潤雲林灌溉好水源」。另指出「雲林人呷沙配飯,人民已受不了怠惰的官員,水利署應速解放濁水溪,不該讓濁水溪揚塵繼續嚴重,致使人民活在沙塵中,百姓活該得肺癌?」

環團強調,濁水溪揚塵源頭不打開,永遠浪費人名血汗錢,浪費整治經費部分環團成員用語激烈強勢,讓主持會議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局長顏詒星、集集攔河堰管理中心主任陳振欽,要開口說明就被打斷。

中區水資源局公佈攔河堰歷年入流與供水情形,農業用水依南北岸供由雲、彰農田水利會調度,佔總量之92.49%、民生用水2.14%、工業用水5.37%,但環團不信任。最後勉強作出「30萬噸工業用水移爲農用、拆除攔河堰可行性評估之會議紀錄呈報上級」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