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航運大浪來了 謝金河爆好友空降意外坐在浪頭

金河表示,已經低迷了10年的貨櫃航運正掀起一波大浪陽明海運第三財報,意外大賺27.36億元,創下近10年來單季最佳成績。(業者提供)

陽明海運發佈第三季財報,意外大賺27.36億元,創下近10年來單季最佳成績。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貨櫃航運已經低迷了10年,當市場焦點全放在半導體產業之際,貨櫃航運也正掀起一波大浪,而他的好友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空降到陽明接任董座,正好坐在大浪的浪頭上!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他的好朋友鄭貞茂從國發會副主委被任命接替謝志堅出任陽明海運董事長,這原本是苦差事,因爲陽明海運過去5年有4年虧損,在前董座盧峰海任內,有一年大虧156億元,爲了救亡圖存,謝志堅從長榮退休後到陽明海運救火。今年10月,謝志堅退,鄭貞茂來接他的位子。這回鄭貞茂意外成了福將

鄭貞茂才剛上任,陽明海運發佈第三季財務報告,意外大賺27.36億元,創下近10年來單季最佳成績。更厲害的是長榮海運,第三季大賺81.85億元,Eps達1.7元,這也是長榮罕見大好成績單萬海航運也大賺17.96億元,貨櫃航運三雄紛紛交出好成績。

陽明海運財報亮眼的6大因素

「今年疫情來襲,長榮海運首季虧損,陽明海運上半年兩季都賠錢,第三季突然大好,」謝金河認爲,其中有幾個有利因素:

一、歐美疫情逐漸解封后帶動的補貨潮。

二、出口樞鈕貨櫃短缺。

三、空運能力不足。

四、防疫商品個人護理配備需求強勁。

五、船員因防疫隔離難以替補。

六、貿易戰加上疫情,導致船公司賣船,貨櫃需求更吃緊。

他說,今年以來,東南亞運價大漲363%,美西線上漲172%,美東線漲82%,澳紐航線上漲155%,歐洲線漲60%,眼前這個態勢,到了第四季更火爆,盛況可能持續到明年。

謝金河分析,貨櫃航運已經低迷近10年,這次突然掀起大浪,最近香港東方海外股價突然從30漲到69.9港元;擁有82艘貨櫃輪的海豐國際股價從6.53漲到17.12港元。「看起來這一波貨櫃航運的景氣可能出乎大家意料。當大家把焦點全放在半導體產業的時候,貨櫃航運也正掀起一波大浪。」

直言,「鄭貞茂空降到陽明,正好坐在大浪的浪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