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醫療AI踢鐵板

IBM醫療AI踢鐵板圖╱美聯社

IBM的醫療AI事業華生醫療」發展遇挫,至今仍無法獲利,讓藍色巨人動起拋售的念頭,凸顯出AI應用於診斷治療疑難雜症面臨阻礙,資料庫建立是一大挑戰

■IBM's decision to explore a sale of its Watson Health business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s of building data sets that unlock the full valu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olving healthcare problems.

IBM開發的人工智慧(AI)系統「華生」(Watson),10年前在益智節目《危險境地》(Jeopardy)一戰成名,擊敗真人抱走百萬獎金,也開啓IBM AI進軍醫療這個兆元產業的契機,IBM滿懷壯志成立「華生醫療事業」(Watson Health Business)。豈料10年後,理想不敵現實,IBM動起拋售「華生醫療」的念頭。

IBM斥資數十億美元收購分析健康數據的Truven、開發醫學影像的Merge Healthcare、提供醫療保健分析服務的Phytel,目的在壯大華生醫療部門

前IBM資深主管凱利(John Kelly)曾宣稱,是抱着破釜沉舟的決心發展華生醫療事業。但IBM的豪語落空,「華生醫療」無論在美國或海外市場都難佔有一席之地,而且迄至目前爲止尚未轉虧爲盈。

成立迄今尚未獲利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師薩科納奇(Toni Sacconaghi)指出,「華生醫療」是IBM衝刺AI事業最重要的先頭部隊,起初被捧爲公司成長引擎,但IBM營運陷入掙扎、領導高層更迭及裁員等種種紛擾,讓「華生醫療」逐漸被邊緣化

IBM有意將「華生醫療」事業脫手,凸顯出新任執行長克里希納(Arvind Krishna)重振這家百年老店成長動能的努力遇到困境。儘管這位去年4月才上任的印度裔CEO曾說,AI與雲端運算是IBM未來發展的核心。

IBM去年透露,打算將IT基礎設備部門分拆成獨立公司,該部門年營收190億美元左右,約佔IBM總營收四分之一。而出售至今無法獲利的「華生醫療」,是掌舵不滿一年的克里希納的下一步。

克里希納冀望「藍色巨人」IBM瘦身後,能從長期營收下滑的泥淖脫身,實現保持中個位數成長的目標。IBM去年總營收736億美元,而2010年營收將近1,000億美元。

IBM業績依舊不見起色,對押寶醫療保健市場的科技業來說是項警訊專家表示,「華生醫療」及科技業其他進展不順的AI計劃,有一共同通病就是野心過大,像「華生醫療」就大肆吹噓能應付各種癌症問題

專家還提到,醫療AI遇到的另一個難題是,數據收集沒有可依循的標準,這也讓演算法無用武之地。加州新創公司Landing AI的AI專家兼執行長吳恩達(Andrew Ng)說:「醫療客製化的問題很嚴重。」

病歷收集有隱私權顧慮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AI事業Google DeepMind,開發出AI圍棋程式AlphaGo,2016年戰勝韓國棋王轟動國際,之後DeepMind積極投入醫療領域,在慢性病篩檢上卓然有成。然DeepMind這幾年也是處於虧損狀態,收集健康數據的過程引發隱私權顧慮。

醫療保健專家表示,醫療AI發展遇挫,凸顯應用AI治療疑難雜症面臨的挑戰。專家說,光是取得廣大病患族羣的資料就是一大考驗,而臨牀資料庫未必能將關乎複雜疾病的知識缺口一網打盡。

紐約西奈山醫療系統人工智慧主任富克斯(Thomas J. Fuchs)還點出,科技公司有時對醫療體系如何運作專業知識不足,增添AI落實在醫療領域的難度。

即便「華生醫療」踢到鐵板,IBM研究部門仍以AI和醫療爲優先發展目標。IBM去年宣佈,與製藥大廠輝瑞聯手開發的AI產品,可透過語言分析診斷是否會罹患阿茲海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