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論後市丨市場仍處於觀察期;股息率凸顯A股當下價值

上週三大指數走低,滬指跌1.14%,深成指跌2.03%,創業板指跌1.98%。A股後市怎麼走?看看機構怎麼說。

①中信證券:市場仍處於政策、價格和外部三大信號的觀察期,聚焦績優龍頭

中信證券最新研報指出,當前市場仍處於政策、價格和外部三大信號的觀察期,政策信號出現擾動,價格信號仍未明確,外部信號仍待觀察,預計三季度上述信號將逐步明確,當前市場對績優龍頭的配置共識將進一步增強,建議在市場拐點明確後再逐步切向績優成長。首先,經濟內需數據依然相對偏弱,價格信號仍未明確,核心城市房價有企穩跡象,但仍需地產去庫存和穩市場的政策加碼;近期稅收倒查擔憂影響微觀主體情緒,稅務部門及時回覆、穩定預期。其次,“科創板八條”落地明確改革方向,旨在提升優質科創企業的吸引力;貨幣政策導向逐步清晰,低利率環境仍將持續,強化紅利品種的配置價值。最後,當前市場板塊間分化和輪動弱化,而行業內部分化不斷加劇,績優龍頭的財務和治理優勢更加明顯,市場對其配置的共識也將進一步增強。

②光大證券:部分指標初步顯示A股市場已有底部特徵

光大證券指出,市場經過前期的調整,當前部分指標顯示市場具有一定的底部特徵,或反映當前A股市場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和安全邊際。具體來看,從估值、風險溢價、偏股型基金髮行、融資交易佔比、換手率等指標來觀察A股市場當前的位置,部分指標初步顯示A股市場已有底部特徵。

向後看,隨着政策積極發力,市場預期或將逐步改善,A股市場易上難下,預計A股市場將逐步擺脫弱勢,時點上關注重要政策出臺的前後。一、分析師對A股的盈利預期正逐步企穩回升:年初以來,分析師對A股市場的2024年盈利增速預期出現明顯的下調,而當前隨着政策的積極發力,分析師對A股市場2024年的盈利增速預期正逐步企穩回升;二、部分外資機構仍積極看好我國經濟和資產;三、市場的政策預期有望升溫;四、年初A股市場經歷了一輪快速的調整,中長期資金通過ETF基金涌入A股市場,助力市場企穩。當前A股市場出現一定幅度的調整,若未來A股市場再次偏弱運行,則中長期資金有望繼續加速流入,支撐A股市場企穩。

③華西證券:低利率環境延續,股息率凸顯A股當下價值

華西證券指出,5月下旬以來A股轉向震盪休整,核心在於基本面數據驗證期,宏觀經濟彈性不足制約風險偏好。當前A股多數寬基指數估值已修復至近三年中位數附近,後續市場風險偏好進一步擡升需要等待新催化。股息率方面,最新滬深300股息率3.26%,高於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2.26%,紅利資產仍具備較好配置價值。因此對後市不必過度悲觀,全年A股有望在震盪中逐步上移。風格方面,在低利率和資產荒環境下,高股息資產仍是中長期資金配置的重要方向。

④方正證券:大盤繼續下行的空間不大,後續針對中小市值、ST股的錯殺情況也大概率得到終結

方正證券指出,6月21日晚間,北交所受理了3家企業的IPO申請,這是北交所時隔3個月之後恢復IPO受理。6月20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各受理了1家IPO申請,這是滬深交易所時隔半年後再次受理IPO。這也意味着,三大交易所IPO受理全部恢復。與此同時,三大交易所IPO上市委會議也已經全部重啓。滬深交易所在5月重啓,北交所在6月重啓。有的上市委會議已經通過了IPO的首發申請。這則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IPO制度的完善和優化告一段落。在本輪IPO受理和審覈暫停期間,監管部門做出了衆多的規範類工作。比如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指導意見、新版的“國九條”以及上市審覈新規等等。經歷了約半年的時間之後,此次重啓也意味着制度的優化和完善告一段落,基本可以“重新開業”。這也意味着接下來IPO或將逐步常態化。

同時,本輪IPO受理和審覈的重啓適逢大盤的階段回調以及跌破整數關口區間,此時的恢復也或表明監管對市場充滿信心,至少重啓不會對市場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造成指數情緒的更大抑制。如此,這也可能意味着大盤繼續下行的空間不大,後續針對中小市值、ST股的錯殺情況也大概率得到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