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轉變除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 醫:還要注意「這細菌」

季節轉變,除了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雲林縣北港媽祖醫院醫師蔡承諺提醒還要注意「黴漿菌肺炎」。(張朝欣攝)

近期流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腸病毒、肺炎鏈球菌等疾病肆虐,各醫院人滿爲患,小兒科醫師表示今年各種病毒都在流行,有如「羣魔亂舞」,許多幼兒出現混合感染,導致發燒症狀嚴重,幾乎都要住院。呼籲季節變化之際,還要注意「黴漿菌肺炎」,預防之道無他「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羣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雲林縣北港媽祖醫院小兒科醫師蔡承諺說,以前流感很少在夏天盛行,多在10月過後至隔年4、5月,今年卻在6、7月夏天就開始流行,8、9月爆發,根本還來不及打疫苗。

另外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之前有零星病例,近半個月來開始大流行,從北部蔓延至中部、南部,此次症狀相當嚴重,會長期發高燒,很喘,大多要住院。腺病毒也不少,會出現出現結膜炎、咽喉痛病等症狀,但已進入流行尾聲。

黴漿菌全年都有,但季節變化時溫差大,要特別留意,主要症狀是咳嗽,喉嚨痛、頭痛等,今年比較特別的是有些患者不會咳嗽,但會發高燒。

腸病毒也都是一直存在着,每天幾乎都有病患,但還沒有出現大流行。還有肺炎鏈球菌,常導致中耳炎、鼻竇炎、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不可輕忽。

蔡承諺提到,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大家都作好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羣聚等防範工作,各種流行病反而減少,新冠肺炎解封后,大家有所鬆懈,這也是各種流行病大爆發的原因之一。

蔡承諺指出,夏天大多是腸胃道疾病,冬天則爲呼吸道疾病,預防方式還是老生常談,爲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出入公共場所、避免羣聚。口罩一定要戴好,因爲各種病毒、細菌大多透過飛沫傳染,尤其是在團體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