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搶搭補貼末班車 陸新能源車銷量可觀

在全球主要國家政策支持以及半導體產業帶動下,2021年NYSE全球自動駕駛及電動車指數交出27%漲幅,更勝Nasdaq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指數、MSCI世界指數表現。

日盛投信投資團隊分析,至今全球已有超過20個國家訂定汽車電氣化或燃油車禁售令,目標時程落在2025-2050年之間,此外,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中,由100多個國家簽署協議,目標爲控制未來升溫上限至攝氏1.5度,同時也成爲全球首個逐步減少「煤炭」使用量計劃的協議,其中COP26文本涵蓋四大主軸,減少煤炭使用、甲烷排放量、加速傳統燃油車轉型至電動車等。進入2022年,電動車市增量可觀。

中信投信認爲,電動車產業商機龐大,吸引各大車廠搶進,但決勝關鍵在電動車心臟-電池。由於需求急速暴漲,動力電池產量供不應求,使電池成爲兵家必爭之地。中信電池及儲能ETF經理人詹佳(峰)表示,2020年到2030年間,預期電動車銷量將推動鋰消費成長多達7倍,有利鋰電池供應鏈營收進補。但即使相關供應鏈積極擴產,仍不一定能滿足龐大的需求,全球最大電動車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亦曾表示電池原料的供給趕不上需求是他對電動車擴產的最大隱憂;於電動車百家爭鳴的時代,更加深電池的搶手程度。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研究團隊分析,根據中國最新發布的政策,2022年將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政策堅持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的認可度仍在大幅提升,隨着車市規模效應提升,成本不斷下降而補貼延續,預計2022年中國車市有較強的增量動力,電動車銷量增量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