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調控及再生 發現關鍵基因 有助改善肌少症

北醫大研究發現,老人肌少症與某種基因有關。(北醫大提供)

臺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核糖核苷酸還原酶(RRM2B)的基因,和肌肉調控、肌肉再生有關,若能進一步從肌肉激素中找到可促進肌肉再生的物質,進而發展出細胞療法,或許可讓長期飽受肌肉萎縮之苦的長輩們,安享健康有活力的晚年。

臺北醫學大學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陳怡帆指出,肌肉是包覆骨骼,讓人類得以正常活動的重要組織。臨牀統計顯示,人過了50歲,肌肉會以每年0.5至1%的速度流失;年過60,有些人的肌肉流失量甚至高達25%以上,老年肌少症從此成爲他們的健康殺手。

陳怡帆表示,從動物模式不難發現,RRM2B基因和肌肉調控及肌肉再生有關,但也只限於將肌肉纖維裡面的RRM2B基因剔除這部分,至於剃除肌肉乾細胞上的RRM2B基因,則沒有影響。

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閻雲,是全球研究RRM2B基因的先驅及領先者,他的實驗室證明RRM2B基因不僅對粒腺體的氧化、還原穩定性具關鍵影響,也和許多組織疾病有關。他表示,研究團隊接下來會尋找可減緩肌肉流失的治療標的,如某種特殊的細胞激素、細胞因子或好的細胞,透過細胞治療去刺激,讓肌肉纖維變得更加健康。

陳怡帆另建議,民衆不妨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因運動也會促使體內分泌某些有助於強化或維持肌肉功能的物質,同樣可達到延緩肌肉老化、流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