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師到國外才被檢出 專家指防疫慢半拍

機師國外才被檢出,專家防疫半拍。(本報系資料照)

印尼40多歲男機師,20日飛往澳洲後確診新冠肺炎,經調查在臺接觸者,發現他的孩子同事也接續確診,3人16日還曾一起去過臺北清真寺,與400人共同參與活動。專家指出,機組員是最危險的族羣臺灣應有管理機制及早診斷,而不是等國外檢出了纔來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爲避免機組員陷入派飛、檢疫的無限循環,4月15日起放寬檢疫規定,從5天檢疫加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放寬爲3天檢疫加11天自主健康管理,檢疫期滿採檢陰性才能派飛。日前卻出現1名在20日飛往澳洲才確診的機師,2名接觸者也接續發現染疫時隔2個多月再現本土病例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臺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 機組員是最危險的族羣,放寬檢疫條件時一定要非常小心,指揮中心必須衡量風險利益,隔離到無法作業問題也是要考慮的。國內應及早去診斷出個案,而不是等到機組員去了國外,確診了再來查。此次的事件代表臺灣慢了半拍,建議針對機組員研擬一套管理機制。另外,機組員接種疫苗速度太慢可能也是個原因,臺灣接種的速度慢、檢疫又放鬆,可能會造成破口理想上應讓機組員全都接種疫苗,且最好是接種莫德納疫苗。

對於此次機師引發本土感染,且3人都曾去臺北清真寺活動,與400人羣聚,黃立民表示這樣的行爲具有防疫上的隱憂。即便民衆有戴口罩,但是不一定人人都有戴好,還是會有飛沫傳染機會,且穆斯林同質性高,不見得只會在該處活動,私下可能也有交集,呼籲指揮中心應將400人全數安排採檢,而不是隻採檢個案周遭的穆斯林。他也提醒穆斯林,近期儘量避免參與羣聚活動。此次的本土案例出現後,預計要觀察14天才算安全,由個案被隔離的21日算起,若接下來接觸者還有人確診,則要再將觀察時間往後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