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向「老登電影」 開槍

一個電影話題衝上熱搜(難得,電影好久都沒人討論了)——

#老登電影。

網友恍然大悟:我就說這些豆瓣top250怎麼看不進去,原來問題在這。

上榜的有:

老登標誌有:

一,“有毒男性氣質”。

二,貶低女性。

三,喜歡故作深沉,苦大仇深。

什麼是老登電影?

老登電影該不該罵?

Sir編輯部召開緊急閉門會議,商議後得出結論——

無法達成統一結論!

於是今天,Sir決定讓編輯部的同事們,分別擡槓(各抒己見)。

脣槍舌劍,難免擦槍走火,但Sir保證,絕對真實,絕對有料。

我們會建立一個“不登”的世界

@小田不讓切

登不分老幼

這個問題的開端,是豆瓣網友評論“豆瓣榜單Top250”電影中的“登味”。

我們看到許多曾經定義爲“經典”的電影,都被打上了十二道“登味”。

在我們討論“登”味兒的時候,其實是在對於這些被封爲經典電影的“規則”的一種質疑。

既是,Top250=經典=規則(好電影的範式)。

許多入門級影迷開始看片時,總覺得要刷完豆瓣Top250的片單,“Top250”就成了一種權威,一種好電影的“例子”。

所以,當《好東西》這樣的女性主義的電影也被打上“小妞電影”時,我們不禁有所反思,“那些站在小妞電影對立面的經典電影就是好的嗎?就是不可動搖的嗎?那又是誰制定的規矩呢。”

所以,“老登電影”一詞的出現,其實就是對於這些規則的“質疑”。

縱觀電影史的不難發現,20世紀初期,好萊塢便就有以一種工廠流水線的方式開始製作電影,並細化出了不同種類的分工、電影類型,電影都如貨架上的商品,按部就班的生產。

可以說,好萊塢制定了最初的遊戲規則,並開始培養出一系列學院派的男性導演,並將奧斯卡推崇爲世界頂級電影獎項,也爲“男本位”敘事與鏡頭拍攝推波助瀾。

在這些規則之下,其實對於編劇、導演來說,電影中的女性角色一直都處於邊緣化的,並被視爲不重要的,併成爲電影裡的性感肉彈與花瓶。

當老登電影登上熱搜時。

不少人又翻出了《芭比》的肯言肯語,直呼太典了——

爲什麼說,《教父》是“老登電影”?因爲它符合曾經的這個“經典”的規則裡,沒有鮮明的女性角色,以宏大的男人“歷史”爲敘事主題。

所以,我們在談論“老登電影”時,其實是在談論它背後的“遊戲規則”。

是誰在評價“經典”,誰在認定這就是“小妞”。

“老登電影”的出現,實則是反對“規則”的一種表現。

而這套男本位的遊戲規則,也逐漸式微,女性觀衆逐漸不再喜歡男本位的電影,而是想要在電影裡看到有着女性話語權的電影。

這種傾向被商業電影非常敏感地捕捉,並也慢慢成爲一種主流文化——

就拿漫威的《復仇者聯盟3》爲例,在最後一戰時,導演特地安排了一批女性英雄出現戰場上。

曾經被視爲男性觀衆爲主的漫威,也能審時度勢地看到了女性觀衆市場也需要平衡。

所以,從《復聯》後,也出了一批女性英雄爲主的漫威電影,雖然,是超英“性轉版”,可也走出了面向女性觀衆的第一步。

我認爲,“老登電影”的提出,是有必要的。

正是有了這個詞語,我們才能更專注創作一部“非登”電影。

“老登電影”也許並不分是男、女導演,而是去看電影裡,主角人物塑造是否立體,也就是,是否有一個專門爲推動情節、或是映襯主角光環,而專門有一個“工具人”。

那張藝謀舉例,《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那是絕對的“老登電影”。

但,我們看他前期作品,《大紅燈籠高高掛》,卻是一部優秀的女性電影,他將視角放在高門大院下,一代代女性被父權所吞噬,他在敘述的是女性的歷史,在電影裡,主角正是在這大宅裡的三位女性。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

“老登電影”與“小妞電影”的提出,本質是兩種情緒上的對立,提出這個詞語,是對電影評價體系下認爲“小妞電影”淺薄的一次反攻。

但,它一定要在當下的“兩性議題”中去討論,就是有意義的。

一旦脫離“兩性議題”,而單一將“老登電影”與“小妞電影”作爲一部電影“好、壞”的判斷,那其實片面的。

比如,這幾年,推出了一系列女性主義的電影,如《鈦》《可憐的東西》《聖母》《某種物質》等高概念的女性主義電影,我們一方面肯定了這些電影裡“女性主義”的進步,但也理性地看待這些電影是否能算一部好電影。

所以,也正是這些電影成爲電影發展的積澱,才能一步步到現在,我們可以在電影裡嘗試更多的可能,有着電影類型的多樣性。

我們反對的,是老登們自認爲只有“男本位”故事纔是敘事重點的規則,而不是否定所有電影。

我詫異於到這個時候我們纔開始罵老登

@穿Prada的南瓜

堅定“好”和“登”不互斥的婉約派

我看過一個很好玩的評論是,既然Chick Flick(小妞電影)已經存在於電影史那麼久(維基百科顯示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就已存在),幾乎可以說是壟斷了大衆對女性電影的認知,那麼當下這種Dick Flick(老登電影)的定義出現,不僅僅是爲了和小妞電影形成對抗,而更像是一種將男本位電影從主流電影中剝離出來的舉動。

畢竟以前大家想起經典電影,都會自然而然默認敘事是男本位的,例如英雄、黑幫、冒險等等傳統的好萊塢大製作,雖然裡面也有女性角色,但其實她們並不以一個完整的“人”的形象存在,更多的是作爲男性的附件甚至獎勵。

而“老登”電影的出現,我個人是認爲這並不是對主流電影的粗暴無差別攻擊,恰恰相反,是爲了將兩種性別都考慮進來,爲了留出一片真正中立的主流地帶,而非順從以往的慣性,簡單地將主流電影與男本位思維畫等號。

在我們的影史裡自然也是有這種好作品存在的,它們的門檻並不高,能真正做到全民普及和老少皆宜,最典型的是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機器人總動員》《千與千尋》等等。

一部電影的好和它的“登”並不互斥,可以同時存在,而這種對電影類型的新定義也並不是爲了獵巫,而是在每個時代的文化浪潮裡,總有人要負責提出新觀點,講出新東西,扭轉慣性,促成變化。

至於冒犯性當然是有的,畢竟小妞電影的“chick”本身也不是什麼好詞,那麼對應衍生的詞彙自然也無需客氣,無論什麼量級的革命都不是請客吃飯。

至於覺得不舒服,那可能是因爲單方面的話語霸權在長久的穩固被撼動後,世界轉變的方向與你熟悉的舒適區正好相反,但這並不是世界的錯。

帽子太多,會壓垮電影的頸椎

@毛臉雷公嘴榔錘

一個企圖脫離登籍的小登

我不同意將老登電影完全當作小妞電影的反面。

因爲很多小妞電影,往往也“登未滿”。

《穿普拉達的女王》,主角與上司之間,行爲、認知方式有着極大矛盾,她對抗,化解了上司拋出來的諸多難題。

《失戀33天》,黃小仙在上一段充滿依戀的感情中失敗,拯救她的失意境況的,是她身旁的王小賤,不僅充當她的導師,還提供長期陪伴。

內在邏輯不變,只是在形式上把這種“登”的敘事方式做了性別調轉和簡化。

這是一個典型的“花木蘭式”困境。

“穿男人穿的軍裝”、“做男人做的事”,才能獲得社會認同。

相反,同樣的,凸顯男性化的我電影,不見的就“必比登”。

看看《犬之力》。

“比拼男子氣概”、“全是男人的故事”、“男人騎馬征戰,女人沉默守家”……

表面上看,以上條件全部符合。

但是。

這裡展現男人氣概,是爲了隱藏同性傾向;

男孩被叔叔壓迫,他不反抗,是爲了積蓄力量;

叔叔成了男孩的“導師”,他不心軟,還是設計害死了叔叔。

這些用了老登電影的設定方式,卻又完全做到了對老登電影的反叛。

電影的未來屬於老登

@芨芨草

一個資深老登電影愛好者

老登電影這個詞,和近幾年頻頻被髮難的“老白男口味”基本上是等價的。

最初入圍“老登電影”榜單的,清一色是好萊塢老牌導演,他們就代表着影史的經典和權威。

這些電影被髮難的原因,是因爲缺乏女性人物,對於女性人物的塑造扁平單一,電影聚焦於男性氣質的顯露,故事裡總是發生在男性主導的領域,比如黑幫、搏擊、探險、戰爭、政治。

女性往往處於一種從屬的地位,或者是被工具化的。

比如是男性理想化的幻想對象。

一個被動承受驚恐虐待的道具。

而且這樣的電影都深沉嚴肅,像一個生活中對你諄諄教導的“老幹部”,讓年輕的觀衆,尤其是女性觀衆敬而遠之。

但沒有人從一開始就是老登。

馬丁斯科塞斯拍出《窮街陋巷》的時候只有31歲,三年後就憑藉《出租車司機》拿下金棕櫚。

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是在30歲拍的。

在當時就是先鋒和突破的。

而且,就是好看。

老登電影不是被時代拋棄了,他們所開拓的電影語言,他們所確立的主題,在今天還會無數次重複。

反觀最近被打上9分的《好東西》,在電影層面有什麼新的東西呢?能夠在被人記住多久?

當然這麼說,一定會受到強烈抨擊,因爲它正在被一羣女性觀衆簇擁,而且情緒高漲。

但別忘了,當年咪蒙的粉絲可更多,情緒也激烈多了,今天她們是否還會重溫咪蒙的雌文?

妙語連珠的金句,滿到溢出的情緒價值,還有時代新女性的姿態,這些同樣也是咪蒙風靡一時的原因。

“老登電影”的一重意思是,這些電影無法順應當下的性別意識,已經過時了。

但現在網上對“老登電影”的批判,無非是基於某種視角,或某種觀念,卻絕沒有人敢說它們在藝術上落後了。

今天的“小妞導演”超越不了“老登導演”,不是女性不行,是今天電影不行了,超越不了過去的黃金時代,換了什麼性別區別也不大。

所以當老登電影被嘲諷的時候,作爲一個老登電影愛好者,我仍然感到心平氣和。

老登電影被驅逐出小紅書。

他們回到了自己的萬神殿。

@塗怡樂

執着老登,是因爲拍不出更好的不登電影

一名嗑學家

當提到“老登電影”話題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拆分辨析“老登”二字在普世意義上抨擊的具體是什麼?

從個人的角度去看“老登”,首先的問題是“老”。

即過度自信地固守舊一套的男性本位、父權規則,並且壓制、批評、教育革新者;

另一個問題,則是過度“陽剛”。

忽視情感,抹殺其他個體的主體性。

和“打倒老登”並行的另一條路,或許是走出一條“不登”電影之路,創作真正的“不登電影”。

而這些在影史上都有品質更優秀的範例。

具體的“不登電影”劃分:

①對固有的父權舊規則保持警惕態度;

②不“恐弱”,不過度“陽剛”,最好是能做到理性的自我反思;

③不用太性化的鏡頭拍攝女性,女性不是大胸大屁股的承載體。

比如說,姜文、曹保平的電影就能滿足①,但是前者不能滿足②和③,後者不能滿足③。

同樣的第五代導演“刺秦”主題,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對王是反思的,而張藝謀的《英雄》更多是擁簇態度。

△ 陳凱歌《荊軻刺秦王》

所以,以①爲前提,陳凱歌更不登。

全男性的影視作品也可以完成②,就像軍事背景的《士兵突擊》。

它客觀看待幷包容了許三多在成長期間不那麼“陽剛”的、精神脆弱的一面。

在這個作品中,精神上柔軟包容的史今和實力強勁、遊刃有餘的袁朗在敘事位置上同等重要。

△ 史今退伍,路過長安街流的眼淚

“不登電影”的本質,還是“人本位”。

而②的更高要求,即理性的自我反思。

比如講述特定政治環境下、青少年對“危險女性”的迷戀這一故事時。

《陽光燦爛的日子》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楊德昌更“不登”。

因爲他對於小四和小四父親這樣的理想主義者,也用更加冰冷、客觀的視角自我剖析。

而電影中對小明的刻畫,相較於《陽光》的寧靜,則是明顯更不老登;

△ 上圖:《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下圖:《陽光燦爛的日子》

那麼,“不登”電影難道是要求直男導演不能拍攝“性感女性”嗎?

也不是。

拿姜文和他的偶像費里尼作比較,重點不是鏡頭中的胸和屁股,而是背後的男性主體如何看待自己。

姜文電影中的性感女人最終都會被自己這樣的陽剛主角征服。

△ 姜文《太陽照常升起》

而《八部半》中,費里尼電影中性徵明顯的妓女和“我”只是共享了一段狂歡時光,一同在海邊起舞,各自都有主體性。

而“我”甚至只是一個孱弱的小男孩。

承認自己的“陽痿”,是“不登電影”比“老登電影”更有勇氣的一點。

“老登電影”的本質,是卡在“不登電影”中間的關隘。

它需要衝破自己因爲不夠包容、洞察不夠完整所造成的深度侷限。

說白了,還是沒有那麼瞭解“人”,過度迷戀被套路化成“爹”的那個“我”。

當然,一些女性主角、女性導演的電影也會有這樣的問題。

就像同樣講傳統與鄉愁,我們不滿於某些套路式的西北風味“老登”文藝片,卻能夠普世地接受《戀戀風塵》。

本質還是創作者對自己、對世界的尊重。

始終有一種好奇的、超越舊模板的角度去展現美、去思考概念。

這樣的電影,就是爲所有人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