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測新版Uber卻「叫不到車」 每次車資報價還不一樣

▲Uber迴歸臺灣記者實測體驗新版APP。(圖/記者賴文萱攝)

記者賴文萱/臺北報導

Uber合作租賃車業者「重返臺灣」,宣佈即刻起使用者就能體驗全新Uber服務,然而不同於以往叫車時會有計算公式,新版APP僅會直接顯示車資即時報價,但無從得知該金額是怎麼計算。而《ETtoday》記者實測發現,輸入欲前往的地址後,每次車資顯示金額都不一樣,系統稱會依需求量提升而上漲,但記者在臺北市叫車1個多小時,APP卻持續顯示「暫無車輛可供預約」,仍然無法體驗新服務。

▲全新Uber APP沒有車資費率公式,僅直接顯示租賃車車資即時報價。(圖/記者賴文萱攝)

今天中午全新的Uber APP已經上線,從臺北地區開始拓展服務,未來消費者可比照以往APP模式叫車,輸入欲前往的地址之後,就會直接有路程的報價。但與以往用戶可以看見計算的費率公式收費不同,新版APP僅顯示即時報價車資,各家合作的租賃業者提供的報價可能不一樣,費率也會因爲需求提升而上漲。

現場媒體實測新版Uber APP,但一個多小時都叫不到車。(圖/記者賴文萱攝)

《ETtoday》記者自Uber宣佈重返臺灣後,開始實測叫車,但歷經一個多小時都叫不到車,此外,每一次顯示的即時報價還都不一樣。記者詢問Uber,新的叫車模式是怎麼算出報價的,費率機制如何,但Uber不透露租賃車業者的計算方式,僅說民衆能看到該次媒合的租賃車報價資訊,若不願意接受該報價,就可以取消,再進行下一趟的媒合,至於費用就讓業者彼此競爭市場機制去決定。

未來Uber駕駛的部分,也不再直接對應到Uber公司,而是要藉由加入租賃業者後,才能接受派遣,關於交通部要求的「納管納保納稅」,Uber則說,目前Uber僅扮演資訊平臺角色,僅是合作租賃業者,實際上三納對象應該也是要找租賃業者。但有網友就憂心,若未來駕駛及車輛的控管不再經由Uber來掌控,可能搭乘品質有所下降,司機素質恐也會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