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現實的「壁」
▲這不是PS照,墨西哥這條道路好像一道「牆」,將貧富兩個世界完全隔開,而類似情形在古今中外都時時可見。(圖/取自網路)
同學們對於文學課的反應有時取決於教材,有趣、符合他們興趣或能夠引發感觸的教材往往會使課程變得不太一樣。之前在擬定課程大綱時,曾一度考慮是否要將簡國賢的〈壁〉納入。原因許多,一方面這是篇劇本,學生過去學習經驗較少可能較無法理解劇本的敘事結構、美學;另一方面還是簡國賢的〈壁〉描述的是二戰結束後,臺灣社會陷入的貧富差距、階級對立以及人性課題。距今已超過半個世紀的內容,是否符合當今的社會現況呢?而且二戰結束後的物質條件與現在一比,早是兩種狀態。種種下來,使得〈壁〉一文遊蕩在課程大綱邊緣。
正當如此想時,報章媒體斗大的聯開宅「貧富牆」映入了雙眼,這是二戰結束後的報紙標題嗎?我們又回到了戰爭、飢餓與動盪的不穩定中了嗎?
據聞,〈壁〉表演時,舞臺會從中畫出兩個區塊,中間隔着一道牆,一邊住着失業人們的小家庭,另一邊住着囤積米糧發國難財的商人,這道牆劃開了兩個截然不同世界。當二戰結束,隨着中國局勢演變加上當局管治臺灣的不當,遂引發了社會、經濟的種種不安。通過「壁」的道具聯結階級、貧富對比,對當時社會做出有力的諷刺批判,是相對容易理解、效果佳的劇本。查詢相關資料可以得到,「壁」兼含兩層意義,是一種阻隔、隔離,表現出當時臺灣社會面臨嚴重的貧富差距與階級問題;另一作「弊」(臺語)之意,投射出去「人民」外的社會現象,並對階級作了最有力的諷刺。
時空回到2015年,臺灣進步了嗎?也許吧,也許等到六十年後又會有人談起(壁)和「貧富牆」的事了。而我應該也會在課程上談一下這篇既具歷史和現實的作品。
喔,忘了說〈壁〉裡面有個「僧侶」的角色,怎麼意外地也從二戰結束時來到了2015年的社會,歷史的巧合妙喻不就在這裡,奇哉奇哉……
●作者陳鴻逸,彰化師範大學博士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