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採購助攻 儒鴻、聚陽訂單旺

疫情影響全球品牌服飾下單多采少量、多樣、交貨快,以降低庫存成本節省費用、縮減流程,因此「一站式購足、集中採購」已成市場趨勢國內主要大型成衣廠儒鴻(1476)、聚陽(1477)、廣越(4438)、冠星-KY(4439),受惠「大者恆大」的規模優勢,成爲品牌廠下單的首選,成爲後疫情時代贏家

7月營收歷史次高,儒鴻指出,在全球服飾消費市場陸續解封后,品牌客戶回心轉意,不僅陸續消化先前因疫情而暫緩出貨的訂單,甚至部分大型通路客戶有追單、急單的情況出現。

儒鴻表示,持續看好第三、第四季整體景氣趨勢,並認爲下半年的營收穫利將呈逐季成長。

品牌客戶訂單迴流,聚陽7月合併營收爲22.2億元,年增4.5%,已恢復過去成長軌道,是今年單月營收首次較去年同期成長。

聚陽指出,快時尚品牌GAP、Uniqlo、H&M、ZARA等都是聚陽客戶,受疫情影響,全球品牌服飾廠都大幅提升快速、少量、電商平臺商品訂單比率,聚陽因爲生產高度彈性供應鏈齊全、生產流程效率高,第三季訂單持續回溫。

雖受疫情影響,羽絨衣代工廠廣越上半年EPS爲1.82元,仍是歷年次高,廣越指出,受疫情干擾,今年整體接單相較去年微幅衰退二到三成,但包括Adidas等在內的主力品牌客戶,對廣越的下單仍較集中,今年訂單的產品單價(ASP)也有調漲,且接單策略維持高單價爲主。

後疫情時代,廣越指出,就目前掌握的品牌消息來看,明年接單應會比今年來得好。

冠星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前盈餘6.13元,公司指出,隨着歐美陸續解封,品牌客戶訂單陸續迴流,包括Adidas、Gap等主力客戶,認定冠星生產規模及以往生產、交貨流程快速,在疫情趨緩後,對公司下訂單動能持續勁揚。

隨着歐美陸續解封,冠星樂觀指出,品牌客戶訂單已陸續迴流,第三季業績觸底回升,第四季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