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心痛! 新冠疫情時代 小小孩18個月得挨20針

小兒科醫師施勝桓精算嬰兒出生至1歲6個月,常規疫苗需要注射的就有16針,再加上流感疫苗以及新冠疫苗,總共超過20針。(馮惠宜攝)

在疫情時代我們經歷了1、2、3…以及看似無止盡的追加劑,有小兒科醫師精算嬰兒出生到1歲6個月間,常規疫苗+流感+新冠要至少挨超過20針,尤如針線包;2020年臺灣再度引進6合1疫苗,整合嬰6個月大常規5合1(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痹、嗜血桿菌)疫苗及B肝疫苗,不少家長選寧可自費接種,也免去一次面對寶貝撕心裂肺的拒針戲碼。

依寶寶健康手冊看常規疫苗接種時程看,嬰兒出生至1歲6個月,常規疫苗需要注射的就有16針,再加上流感疫苗以及新冠疫苗,總共超過20針。(施勝桓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小兒科醫師施勝桓指出,嬰兒出生至1歲6個月,常規疫苗需要注射的就有16針,再加上流感疫苗以及新冠疫苗,總共超過20針,現今多雙薪家庭,不少家長爲帶嬰兒依規定時間接種疫苗需頻繁請假,相當不便,且多注射一劑就多一次疫苗引起副作用的風險,尤其不少小孩因疼痛對針劑恐懼,經常在診間上演哭天搶地、四肢劇烈掙脫的劇碼。

六合一疫苗是把嬰兒六個月大的時候必須接受的五合一疫苗以及B型肝炎疫苗兩劑整合爲一劑。過去臺灣曾短暫引進6合1疫苗做爲公費施打,2018年因國際B肝疫苗供需失衡再恢復爲5合1疫苗,2020年臺灣再度引進6合1疫苗,供家長選擇可自費接種。

嬰幼兒要打的疫苗相當多,光是出生至1歲6個月,總共超過20針。(施勝桓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施勝桓指出,6合1疫苗的優點除讓6個月的嬰兒少打1劑,臨牀也發現昔日公費、單劑型B肝疫苗,20%的接種者在國中例行性的健康檢查中已偵測不到B肝的抗體或者是B肝抗體不足,需再自費接種B肝疫苗,採6合1疫苗抗體增強,可減少小朋友成長後補追加B肝疫苗的機率,這也是不少家長考量讓寶貝在6個月大時棄公費5合1改接種6合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