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貸真詐財 詐騙集團瞄準紓困對象下手

臺南警方發現鎖定因疫情急需紓困的民衆,成爲新型詐騙手法,加強超商巡邏,以防車手提領與民衆異常匯款。(讀者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疫情期間各行各業生計都受影響,臺南市出現詐騙集團鎖定急需紓困對象,向被害人誆稱網路借貸快速、便利,惟需先支付行政公文律師費,匯款後即封鎖網路對話被害者貸不到錢紓困,還損失一筆費用

臺南市警方接獲民衆報案,有詐騙集團鎖定疫情期間,不少人想要紓困借錢,在網路上打着「申貸快、利率低、手續費低」以網路申辦不需會面即可撥款,引誘被害人申辦。

有民衆因爲調度資金,急需借貸10萬元,在網路上向這家詐騙公司申辦貸款,公司隨即以防疫零接觸爲由,告知不須會面即可貸款,但需先支付律師見證及申辦強制公文之費用。

被害人不疑有他,多次前往超商以代碼匯款方式計匯款2萬7100元,借貸公司要求被害人耐心等待撥款,被害人苦等數日,和朋友家人討論時,發現不對勁,質疑哪有借錢還需先支付現金?再聯繫借貸公司時,被已讀不回,慘遭封鎖,才驚覺落入詐騙陷阱,借貸不成反被詐,只好到派出所報案。

疫情期間許多行業請領不到紓困金,又急需週轉。竟成爲詐騙集團這波鎖定詐財對象,成爲新型詐騙手法。警方呼籲,民衆只要謹記,網路交易,只要提到金錢部分,要求匯款、提供金融存簿,都應該冷靜、求證並求助,並向165專線提供諮詢,才能大幅降低詐騙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