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市羣協同創新,帶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

吳泓 範斐

城市羣作爲我國城鎮化的核心載體,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僅能夠引導人口和要素的合理流動與佈局,提高產業分工協作的效率和水平,更是帶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關鍵力量。加快城市羣協同創新,帶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是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戰略選擇。

“兩橫三縱”的城鎮化戰略格局已基本形成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城市羣規劃,精心編制相關方案,目前19個重點城市羣承載全國超過四分之三的人口,貢獻了超過85%的國內生產總值,“兩橫三縱”的城鎮化戰略格局已基本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在城市羣建設方面成效顯著。科技創新活力迸發,三地協同創新機制不斷健全,涌現出衆多高端科技企業和創新成果。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羣已發展成爲世界級的創新平臺和動力源,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着引領作用。成渝、長江中游等城市羣也迅速崛起,成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城市羣之間的協商合作機制日益完善,重點領域的一體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交通方面,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絡日益完善,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基礎設施建成,極大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羣的城際軌道網已初步形成,極大縮短了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促進了人員和物資的快速流動。在產業創新領域,長三角城市羣通過共建平臺,推動科技創新券的通用通兌,加強了區域內的科技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在統一大市場建設方面,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羣優化審批流程,打破地區壁壘,提高了市場運行效率。在生態環境領域建設方面,多個城市羣加強聯防聯控,共同應對環境污染問題,實現了生態環境的協同保護。在公共服務方面,京津等多個城市羣實現異地就醫結算,讓居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

城市羣創新帶動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

儘管我國城市羣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推進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仍面臨着一系列挑戰。不同地區的城市羣由於地理區位、資源環境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基礎等因素的差異,在整體實力、合作成效以及一體化水平上存在差距。爲實現大中小城市的協調發展,需要在以下幾個關鍵方面重點發力。

提升城市羣綜合承載能力。多數城市羣地區具備良好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但仍有部分城市羣發展水平較低,對經濟和人口的集聚能力較弱。因此,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產業和人口向城市羣集聚。同時,要注重城市羣內部的空間佈局優化,加強城市之間的功能互補和協同發展,提高城市羣的整體競爭力和綜合承載能力。

強化核心城市輻射帶動功能。核心城市作爲城市羣的發展核心,其輻射帶動作用至關重要。然而,部分核心城市雖然綜合實力較強,但輻射帶動能力不足。一方面,要加強核心城市與周邊中小城市的交通聯繫,構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網絡,促進人員、物資和信息的流通。另一方面,核心城市要加強產業轉移和技術擴散,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的產業升級和發展。同時,要鼓勵核心城市與周邊中小城市開展合作共建,共同打造產業園區、創新平臺等,實現互利共贏。

發揮區域市場一體化作用。區域市場一體化是城市羣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城市羣內部仍存在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現象,重複建設和同質競爭較爲嚴重,各地區的制度、規則、標準也不統一,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城市羣的一體化發展。因此,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地區壁壘,促進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動。同時,要加強區域間的制度對接和標準統一,建立健全區域市場一體化的協調機制,提高一體化推進效率。

構建產業一體化發展格局。產業一體化是城市羣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部分城市羣存在產業同質化問題,支柱產業重合度高,缺乏分工協作,主導產業配套率低,產業鏈不完善,影響了城市羣的整體競爭力和協同發展能力。爲此,要加強城市羣產業規劃的統籌協調,根據各城市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明確產業定位和分工,避免產業同質化競爭。同時,要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作配套,完善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集羣的發展水平。此外,還要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城市羣的產業核心競爭力。

健全協調和推進機制。健全的協調和推進機制是城市羣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部分城市羣的工作機制還不完善,跨省區城市羣的協調機制較爲鬆散,功能發揮不足。一些地區仍然存在行政區思維,利益共享、成本共擔機制建設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制約了市場決定性作用的發揮。因此,要加強城市羣協調機制建設,建立健全跨區域的協調管理機構和合作平臺,加強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同時,要完善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擔機制,合理劃分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共同推動城市羣的發展。

如何推進城市羣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科學制定城市羣發展規劃與管制導則。城市羣作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載體,科學合理的規劃至關重要。應充分利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深入研究城市間要素分佈與流動特徵以及經濟社會聯繫強度,構建科學、統一且動態調整的城市羣重點建設區範圍劃定標準與指標體系。這一體系不僅要確保空間開發管控、生態環境保護、統一市場建立等核心領域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還要定期進行科學評估,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同時,要強化城市羣建設中的剛性約束,嚴禁觸碰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控制軌道交通的盲目擴張,確保土地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爲城市羣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分類推進城市羣的有序建設。根據城市羣的不同發展階段,採取差異化的支持策略。對於發展水平較高、一體化程度較好的城市羣,應優先給予支持,使其成爲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興動力源。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探索城市羣一體化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並將成功經驗進行總結和推廣。各地在制定城市羣實施方案時,要遵循區域經濟發展規律,明確開發時序、發展方向和建設重點,堅持滾動開發、有序建設的原則,避免大規模低效無序擴張,確保城市羣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強化區域融合,創新城市羣的合作機制。以加強區域融通爲核心,推進城市羣一體化發展合作機制的創新。進一步完善城市羣治理的法律法規體系,明確界定政府間競爭與合作的具體內容、權力分配、責任歸屬及衝突解決機制,並對區域公共事務合作治理機構的產生方式、職能範圍、權限設定及運行規則等進行全面規範。積極探索設立城市羣共同發展基金,重點關注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管理、跨區域公共設施建設及區域發展不平衡等關鍵議題,爲城市羣的協同發展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鼓勵具備條件的城市羣建立統一的規劃委員會和地區協調組織,實現區域內規劃的統一編制與執行,確保城市羣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

實施城市羣市民化的綜合改革試點。積極推行城市羣市民化的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加快城市羣戶籍政策的一體化進程。建立健全以居住證爲基礎、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確保城市羣內居民享有公平、優質的公共服務,從而增強城市羣對人口的吸引力。加大對試點城市羣在“人地錢”掛鉤政策上的支持力度,賦予其先行先試的權利,在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務供給、成本分擔機制等關鍵領域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爲全國城市羣市民化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經驗。

健全城市羣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監測評估體系。建立健全城市羣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監測機制,完善科學合理的統計指標和評估體系。通過動態跟蹤與深入分析城市羣發展的各項數據,及時識別並準確把握髮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同時,要進一步提升城市羣建設國家頂層設計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嚴格執行城市羣名稱和範圍的變更規定,強化空間開發的管控力度,積極推動合作機制的創新,確保城市羣建設能夠沿着預定的目標穩步前進。

(作者系福建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吳泓、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範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