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用健保基金補錢給醫界 付費者代表譴責:政治侵害健保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指出,醫界送交健保會113年總額協商版本,計劃中高達46項缺失,行政院卻照給錢。(鄭鬱蓁攝)

健保署搶在衛福部總額正式覈定公告前,於立法院表示行政院將超越已經完成的健保協商方案,「無中生有」的「逕行」覈定113年健保總額成長率直達上限天頂4.7%,並在無明確法源支持下,直接動用極具爭議的健保基金中應屬健保安全準備金的43.3億用於撥補112年醫界點值,對此,健保會保險付費者代表總額協商召集人李永振(後右)、保險付費者代表林恩豪(後右二)、劉淑瓊(左)、專家學者及公正人士代表滕西華、韓幸紋3日共同召開聯合記者會,對此項嚴重破壞健保會與健保協商制度的惡例,強烈表達不同意見,並譴責有心人士可能借由選舉,以政治手段不當侵害健保制度的做法。(劉宗龍攝)

健保署拍板2024年健保總額爲8755.35億元,成長率爲4.7%,爲首次達到成長率上限,且爲解決疫後大量就醫,導致醫界點值遭稀釋,宣佈動用健保基金43.3億元「補錢」給醫界,撥補健保點值達0.9元。衛福部健保會付費者委員對此「強烈譴責」,今天開記者會痛批健保署,用安全準備金來撥補健保點值,嚴重破壞健保會與健保協商制度,開啓惡例,現正值2024年總統選舉期間,是以政治手段,不當侵害健保制度。

疫後民衆就醫反彈,包括流感等各呼吸道疾病就醫暴增,病患擠爆醫療院所外,原由紓困預算支應的新冠肺炎醫療費用迴歸健保支應,衝擊各總額部門,醫界向健保署申請的醫療費用被打8折~9折。

健保署近日公佈,將動用健保總額中「因應非預期風險」的8億元外,同時會動用政院撥補健保基金240億元中的43.3億元,來支應撥補疫後點值,今年度申報較2019年高的部分,每點1元補貼。補貼完後,各分區總額低於0.9者,補至0.9元。

健保會付費者代表、專家學者及公正人士共22人,發起聲明,「總額協商制蕩然無存,政治玩弄架空健保法治」。3日,包括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全國勞工聯合總工會理事長林恩豪、總額協商召集人李勇振,以及專家學者代表臺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滕西華、淡大會計系教授韓幸紋共同舉行記者會,質疑「政府選前大撒幣、健保成政府的私房金庫」,要求政府依法行政。

劉淑瓊說,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政府爲減少民衆健保負擔,爲了不調漲保費,因此挹注健保安全準備金240億元,「這是民衆的救命錢」,但健保署長石崇良卻說,此240億元就是要用於撥補健保點值,是公務預算,這與付費者代表認知不同。

「以爲哆拉A夢的任意門嗎?」,劉淑瓊說,醫界所執行的醫療業務給付,「該給的就要給,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付費者代表懷疑的是,不該將安全準備金當作公務預算,來撥補點值,對付費者代表來說,「政府如此的作爲是偷換概念,是不對的!」挹注健保點值經費,應是編列新的公務預算支應。

滕西華表示,根據立法院議事錄針對112年度健保基金預算報告,即紀錄240億元,是行政院撥付給全民的救命錢,根據健保法,收入就是要滾入安全準備金存放,這筆錢就是準備金,不是公務預算,「現在卻變成政治人物的私房錢?」

滕西華說,二代健保於民國102年上路纔剛過完10年,今年可說是二代健保的「忌日」。1995年開辦全民健保時,健保第一期規劃總顧問蕭慶倫教授已撰文指,未來健保亂象之一,「便是政府沒把權力分散給保險付費人的情況下,醫事團體用政治力量和演『政治戲』吃健保大餅,對健保主管部門施加壓力,自是預料中事」。若要說這次補助健保點值和總統大選舉無關,「相信沒有多少人會信」。

另外,劉淑瓊更說讓她感到「最悲憤及挫敗」的是,今年總額成長率覈定4.7%,最高上限,她要請教行政院長陳建仁、衛福部長薛瑞元、健保署長石崇良,有無看過醫界送交健保會113年總額協商版本?其中醫院、西醫診所提出的版本各缺46項資料,如果她在大學教課的學生提出這樣的報告,「一定把他當掉」,政府不應該閉着眼睛就核最高成長率。

她舉例,今年醫院總額提出「社區好醫院整合方案」,計劃要5億,卻沒有執行目標、評估指標、更沒有試辦期程,健保署已經建議要修改,但還是「3沒有」,行政院照樣覈定給5億,能不能給我們全國廣大付費者一個交代?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