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顧本勞與移工 侯主張薪資先脫鉤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中)4日在臺北市長蔣萬安(左)陪同下,前往臺北農產公司批發市場掃街拜票。(杜宜諳攝)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日前爲解決臺灣缺工、低薪問題,提出移工媒合平臺、調漲基本工資等政見,不過也將面臨現實的「本勞外勞薪資是否脫鉤」問題,侯友宜4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明,「本勞跟外勞要脫鉤」,但他也強調,國際移工的人權及勞權亦應有所保障。

基本工資今年元旦起調漲至2萬7470元,侯友宜主張基本工資要進一步調漲至3萬3千元,但他認爲,本國勞工與外籍勞工薪資應該要脫鉤,至於作法上可能以行業類別做個別討論,與各界溝通。

我國目前共有75萬4130名移工,其中21萬4392名家庭看護工。臺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僱主國際協會理事長張姮燕表示,家庭看護工不適用最低工資,但產業移工適用,因此頻頻傳出有家庭看護工欲轉換至產業移工,甚至失聯,對長照家庭造成困擾。本勞與外勞薪資脫鉤後,產業移工不適用基本工資,聘僱移工的中小企業營運將可轉好,減少產業外移。

不過,臺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秀蓮說,本勞與外勞薪資脫鉤後,僱主僱用移工意願大增,反而降低本勞談判籌碼及就業機會;且因日本、韓國勞動條件都比臺灣更好,未來只有偏遠、沒有工作經驗的移工會來臺灣,一有工作經驗及存款後就會再赴更好的國家工作。

侯友宜強調,照顧本國勞工方面,要透過教育培育人才,提倡擴大終身教育經費,以鼓勵民衆參加培訓課程,提升個人技能;移工的工資、工時、工作條件跟健康福利,要全方面檢討,確保其權益,創造勞資雙贏的局面。

侯友宜並主張在限期內「特赦」所有失聯移工,藉由「以工代罰」,迴歸合法就業管道,減少治安死角;藉由提高薪資、友善環境的誘因,大幅開放國際白領移工來臺發展。

侯友宜認爲,移民政策要更開放,他舉例,他認識的1名外國企業家在臺灣娶了老婆,住二十幾年,還生了兩個孩子,自己開公司,到現在卻還拿不到中華民國身分證,針對這樣的狀況,很多企業家都罵翻了,這個問題以後一定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