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國房市供過於求 爆量新成屋滯銷

柬埔寨房市供過於求,柬國總理洪瑪內批准一系列措施,藉此刺激住宅銷量,並減輕購屋者負擔。圖爲越南金邊。(本報系資料照片)

柬埔寨房地產需求放緩,市場上未售出新成屋估計近3萬個單位。美商世邦魏理仕(CBRE)日前發佈2024年預測報告,柬埔寨現有未售共管式公寓及有地房地產,分別達1萬7400個單位和1萬1400個單位,供需明顯失衡。

CBRE建議,面對龐大的庫存量,今年建商應更專注於銷售已建好的房子,甚於推銷尚未興建的案子,且要將對象,從外國投資者轉向本地購屋族。

據統計,截至2023年金邊市完成交屋的共管式公寓爲1萬個單位,總供應量增至5萬3000個單位;而有地房產總供應量則約爲16萬個單位。爲了吸引買家,建商不惜降價求售,導致開價和成交價形成巨大落差。糟的是部分建案延宕,恐掀爛尾樓風暴。

原本作爲柬埔寨經濟成長火車頭的建築和房地產領域,自從疫情爆發以來便停滯不前,去年和今年估計增長率未超過1%。

儘管面對業界極力要求和呼籲開放外國人購買有地房產,柬埔寨總理洪瑪內仍宣佈維持外國人不能擁有土地政策。他強調,讓外國人擁有柬埔寨土地,涉及憲法規定柬埔寨公民享有的權力,即只有柬埔寨籍才能擁有土地。

不過,洪瑪內並非無視房地產業者的困境,他批准了一系列刺激需求措施。首先調整現行外國人購買土地機制,包括延長本地地主和外國人簽署的土地租約期限,從現行的15年至50年,延長至100年。其次,允許外國人透過信託,間接持有和使用土地。

此外,政府和柬埔寨國家銀行將鼓勵銀行和金融機構,以個案審查方式,讓客戶重組貸款,幫助面對現金流問題的建商。

政府也把原本要向房地產徵收20%資本利得稅的生效日期,展延至今年底。與此同時,所有住宅區交易,首7萬美元房價無須繳納4%的印花稅,藉此刺激住宅銷量,同時減輕購屋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