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術-第一金投顧董事長 陳奕光心靈養生 追求正能量人生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 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今年創13,031點歷史新高,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累積23年股市研究分析及投資的經驗,長期對臺股投資有獨到的觀點及見解,陳奕光在身心養生一樣也有寶貴的心得,認爲投資人要同時重視養生保健,追求快樂幸福的人生

陳奕光認爲健康凌駕財富,他重視身體養身及心靈養生,身體養身最常見就是走路登山,因爲腳是人類第二個心臟,多走路可讓身體更健康。但陳奕光不愛在單調景物操場或是公園走路,他喜好沿着捷運路線走路,以捷運站與站距離大約1.5公里,走兩個捷運站就有三公里,捷運路線都有不同商圈,可瞭解商圈經濟活動及文化;而沿着捷運站優點是一旦趕時間,可隨時搭捷運。假日有較充裕休閒時間,則常到陽明山碧潭郊外爬山及踏青。

陳奕光也注意隨年齡增大,中年人老年人都有肌肉流失問題,因此每天自我訓練啞鈴及舉重,以增強肌耐力,搭配一天兩餐飲食,早午餐是輕食爲主搭配堅果類食物,晚餐主食雞胸肉以補充大量蛋白質,加上已經三年戒掉吃宵夜習慣,讓身體更爲輕盈健康。

現代人生活忙碌及精神緊張,陳奕光更重視心靈養生,如何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因爲心情低落會帶來負面能量,壞細胞就會增生,反觀每天都能保持愉悅的心情,會帶來正面能量,也會有更沉穩的精神及態度來面對工作,呈現正向循環。

陳奕光認爲心靈相關有哲學神學及投資學三大領域,其中哲學是訓練自我獨立思考、擴大宏觀及客觀看待事物,也可屏除武斷想法;神學是人與宗教間,可以讓心靈有寄託及依靠;投資學也可說是投資心理學,主要是擇時及擇股,擇時是掌握進出場的適當時間,擇股是篩選產業公司做爲投資標的。

陳奕光在小康家庭長大,自幼跟隨父母親宗教信仰是拜觀音菩薩,到現在,即使平日再忙碌,每天就寢前都有讀經晚課,已成爲一種規律生活習慣,也常走訪蘆洲涌蓮寺參拜。但宗教信仰是教導及勸人向善的,因此陳奕光虔誠信仰觀音菩薩,平日也會常看YouTube的神父講道節目,或是翻閱聖經,讓自己心情平靜及心靈充實。

陳奕光鑽研投資累計已有23年,從早期在投信公司面板產業研究員,到第一金投顧歷任協理、副總經理,到擔任董事長,帶領研究團隊,曾經歷今年3月股災指數大跌到8,523點低檔,那時僅能用糟透形容,尤其又是新冠疫情期間不能拜訪公司,但陳奕光堅信:「領導者沒有悲觀的權利」,他鼓勵及要求研究員每天至少call兩家上市公司,掌握最新產業景氣及公司營運動態,成功大幅扭轉工作績效。經營團隊看待陳奕光近幾年角色,已從早期的「嚴父」,變成現在的「慈母」。

陳奕光很早就領悟同心圓道理,大家要互相幫助讓世界更美好,同時也會帶給自己快樂。他在平日捷運走路運動,時常遇到撿拾廢棄紙箱廢紙阿婆,佝僂的身軀拉着老舊推車,他會助一臂之力幫忙推車與老人家話家常,在車水馬龍街景裡,帶給老人家暖暖的感動;而幾個固定路口熟悉身影的殘疾人士,他也會給些錢希望他們當下能不飢餓,希望自己綿薄之力,能做多少就幫多少。

陳奕光更常做的是定期捐款慈善團體,舉凡世界展望基金會、陽光社會基金會、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薄荷關懷協會、兒童癌症機基金會等,雖然定期捐款金額不多,但長時期捐款希望慈善心願能夠傳承下去。

陳奕光不吝惜分享,提供三個正確投資觀念,第一是風險與機會是並存,投資風險帶來投資利潤以及虧損,因此投資就要有風險觀念,因此投資要作停利及停損。

第二是不投資看不懂得商品,如目前除股票、權證、期貨、ETF等多樣化商品,以原油ETF爲例,到底連結的是什麼?如果不瞭解就不應該投資,要投資就要弄清楚投資的商品,千萬不能人云亦云,跟着別人投資。

第三是投資量力而爲,不做自己可投資金額一倍以上槓杆,如果自己有100萬元自有資金可以投資,那透過融資等其他方式,最多槓桿也只能是100萬元,不要過度槓桿擴大投資部位,讓自己可以更穩健方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