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癌症患者負擔 藍委籲新藥能夠健保給付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4日召開「醫療?保險?癌症醫療保險面臨的困境!」記者會,總召曾銘宗(左)、臺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右)等出席。(劉宗龍攝)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與臺灣年輕病友協會、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行「醫療?保險?癌症醫療保險面臨的困境!」記者會。呼籲蔡政府能夠聽到癌友的心聲,解決現行商保無法理賠的問題,以及新藥能夠健保給付,以減輕癌友負擔。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根據2022年癌症希望基金會癌友自費統計,在申請商保卡關的原因,一是住院才能理賠,佔47%。隨着醫療科技不斷進步,過去癌症化療需要住院,現在不一定需要住院,但商保卻不能理賠。二是超過31%的癌友,不知道診斷證明書要怎麼寫。三是需要收據正本才能理賠,佔17%。四是要收集太多單據,佔16%。

臺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表示,癌症病友們並不想要浪費醫療資源,是冀望在現行困難中找出一個方向。因爲醫療日新月異的進步,許多醫療保單因早年醫療環境的關係,並沒有與時俱進,綁了許多醫療條件,例如必須住院才能施打藥物等等。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表示,因爲健保總額限制,導致新藥預算越來越緊縮,造成癌症病友自費情形越來越多,根據基金會在2022年調查顯示,超過2成癌友自費醫療都高達百萬元。換言之,若有投保商保的癌友們,都期望商保能夠給予支援。

嚴必文說,癌症治療平心而論,現在不需要再回到過去必須住院時代,在門診就可以治療,希望金管會能夠儘快召集相關單位,討論現在癌症醫療相關趨勢,制定出癌症「高度醫療替代方案」,讓未來對醫、病、保險業者三方均有所本,解套現在癌症保險給付的問題,讓癌友不要只有勇氣對抗癌症。

藍委林爲洲表示,臺灣健保正在退化中,新藥進不來、好藥一直出走。新藥審查居然要700多天,因爲藥價在下調,許多好藥紛紛退出健保給付,癌症治療是最常見到的現況。林爲洲說,癌症治療需要好藥、新藥,在健保中無法獲得給付,只能尋求商保「另外投保、額外支出」。

曾銘宗指出,健保不給付,商保申請理賠又得面臨種種困難,這樣的情形不應該在臺灣發生,而商保理賠條款有必要進一步檢討,因涉及衛福部健保署與金管會相關業務,國民黨團要求三個月內必須做出明確回覆;國民黨團也會在本會期提出相關主決議,要求衛福部健保署與金管會提出適當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