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悲劇背後是普遍的“健身誤區”

5月15日,有網友發視頻稱,重慶墊江縣富華新城小區一名男子在鍛鍊時發生意外離世。16日,記者從當地獲悉,男子在小區健身器材上鍛鍊時,把繩索系在脖子上發生意外,已不幸離世。

健身鍛鍊的根本目的是增強體質、保持健康、延年益壽,但是這名男子,卻在健身過程中發生了意外,不幸殞命。他把本來用來吊着手進行鍛鍊的健身器材,套在了脖子上進行鍛鍊,結果導致了意外的發生。

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個案,但是暴露出來的卻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如今,隨着公衆健身意識越來越強,加入各種健身運動隊伍的人也越來越多,因爲鍛鍊、運動導致身體受傷,或者是鍛鍊時間越長,對身體損害越大的情況,頻頻發生。

一些人採取的鍛鍊方式,要麼是自己“想當然”,要麼就是聽身邊一些人的“言傳身教”。尤其是一些本來身體就存在這樣那樣問題的人,更是喜歡鑽研或者是借鑑一些比較另類、獨特的鍛鍊方式,但是卻不知道這樣的鍛鍊方式,極有可能對身體是有害的,而不是有益的。就像有網友就上述健身悲劇所評論的那樣,這名男子可能是頸椎有問題,所以想通過“吊頸”的方式來緩解和治療頸椎方面存在的問題,沒有想到發生了意外。

之前就有媒體報道,早晨或傍晚走進一些市民公園、體育公園,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在採取奇葩的方式進行體育鍛煉,比如有人不停地用後背撞樹幹,樹幹都被磨平了;有人把雙手吊在樹枝上,前後晃盪。很難說這些鍛鍊方式有用,但總是有人相信有用。直到一些人因爲錯誤的鍛鍊導致身體出現了問題,纔不得不去看醫生。

具有運動鍛鍊的意識,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還應該具備科學、合理的鍛鍊常識,而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來,或者是看見別人怎麼鍛鍊,自己就怎麼鍛鍊。而這種科學、合理的運動鍛鍊常識從何而來?可以由街道、社區組織專門的培訓課程,聘請專業的健身人士來進行授課;也可以由醫療機構積極承擔運動科普的責任;還可以利用現在火遍全國的夜校,向年輕人傳授科學鍛鍊運動的相關常識。

作者:苑廣闊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