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不活動 五十肩恐加劇

新光醫院復健科醫師陳亭安現場幫民衆檢查及教導示範保養方法,民衆收穫滿滿。(羅永銘攝)

「旺旺中時生活講堂-健康系列講座」,由新光醫院復健科陳亭安醫師及陳力慈物理治療師主講「遠離痠痛!您做對了嗎」,吸引許多民衆參加。(羅永銘攝)

新光醫院復健科陳亭安醫師主講「認識五十肩-不當肩凍人」,民衆誇受益良多。(羅永銘攝)

新光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陳力慈主講「五十肩運動預防與初期治療」,民衆反應熱烈。(羅永銘攝)

好發於50歲上下的「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又稱爲五十肩,是不少長輩的一大困擾。不管是搭公車握把手、洗頭、穿脫內衣等日常動作,都會受到限制,嚴重者甚至肩膀一碰就痛。專家表示,五十肩最可怕之處在於,患者會因爲肩痛而不敢活動,而不活動又會讓病情加劇,造成惡性循環。若肩痛了幾周都未見好轉,應尋求醫師的診斷與治療,配合用藥及物理治療改善。

身體發炎形成沾黏

本報日前與新光醫院合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邀請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亭安、物理治療師陳力慈分享五十肩衛教資訊,獲民衆熱烈響應,演講中也邀請熱心民衆上臺示範伸展活動。

雖然五十肩多發生在50歲上下,但年輕人也會出現。陳亭安表示,當身體出現發炎反應時,纖維細胞的增生就會形成沾黏,初期會有夜間疼痛、脖子肩膀痛、擡手最痛的問題,嚴重時,連與路人擦肩而過,不小心觸碰到肩膀也會痛。

五十肩又稱爲冰凍肩,可分爲發炎期、結冰期、冰凍期和解凍期。陳亭安表示,在發炎期時,患者就會出現疼痛,活動也開始受影響;到了結冰期則會形成沾黏;在冰凍期,能從事的活動最少;到了解凍期,則疼痛感會減少,肩膀也能開始活動。五十肩最可怕之處在於,患者會因爲肩痛而不敢活動,而不活動又會讓病情加劇,造成惡性循環。

手臂活動角度受限

陳亭安表示,若不接受治療,從結冰到解凍約需等上1~2年,且在解凍後,僅疼痛感獲得改善,活動的角度仍然無法恢復到生病前的狀態,仍須要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的介入。患者可藉由藥物減輕疼痛,並把握不痛的時間接受物理治療,積極復健,讓肩膀的活動得以恢復,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