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舟接受日媒採訪又被翻出 談及疫情下的"制度"

【文/觀察者馮智源

近日,隨着日本外務省披露“中國知識分子獲得日方資助”的審計文件,出現在名單裡的蔣方舟等人一時間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今天(8日),又有網友發帖,蔣方舟曾在去年7月播出的日本紀錄片中露面,談及疫情時代下的“制度”等問題,該採訪片段迅速引發網友關注。

隨後,蔣方舟接受了觀察者網採訪。她表示,日媒並未完整呈現採訪內容。採訪持續了大概40分鐘到一個小時,她談到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創作,爲家鄉捐款捐物,以及中國在防疫過程中的有效控制,包括採用健康碼等一系列技術手段。但是節目只截取了一小段內容。

(NHK紀錄片 截圖)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相關紀錄片名爲《中國巨龍正在改變的世界 後疫情時代的市民》(巨龍・中國が変えゆく世界 “ポストコロナ”を迎える市民は),2020年7月23日在日本廣播協會(NHK)的BS1頻道首播

節目中,NHK先是“回憶”19年3月去蔣方舟家拜會時的情景。

“市民紛紛被‘貼上標籤’並且被嚴格管理……”日語旁白首先描寫了蔣方舟筆下的虛擬社會,但她隨即解釋說“這是架空的舞臺,我也沒有明確說是中國”。

日語旁白則直截了當地稱,“令蔣方舟感到震驚的是,在一個越來越被控制的社會中,人們卻太過簡單地順從了(管制)”。

鏡頭隨即轉回了疫情下的2020年。

在採訪中,蔣方舟一開始就說,“你看到,(在疫情中)人們也都很快地適應了被分類。如果是放在去年(2019年),你可能很難去想象。現在大家似乎都接受了”。

關於這裡提到的“被分類”,蔣方舟曾在19年的採訪中介紹過:在她的小說中,“每個人都會有積分,看積分來決定你住的區域,還有財富、表現、例如闖紅燈之類的”。她稱,“這個其實也是現在很多社會在探討的一種方式”。

與她對話的日本記者卻似乎並不贊同她的態度,用中文說道:“疫情發生後,我們都發現,爲了很多人的安全,還是強制性強的話比較有效果”。

蔣方舟迅速接過話茬,“但是…但是我覺得,如果那麼輕率地給出這種解答本身也是一個很危險的想法吧”。

本來聊的是抗疫狀態下的人員管理問題,蔣方舟卻話鋒一轉,主動將話題提升至“政治制度”層面。

“因爲人類歷史上都在思考和爭辯‘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是最好的’,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漫長的過程。用一種非常時期(指疫情)的狀態去判斷哪種(制度)好哪種不好,這種思維的武斷本身就是一個挺危險的事情”。

隨即,採訪畫面戛然而止。

看到這一幕,許多中國網友表達了不同的意見。“面臨生死考驗的大疫情,中國人民給出了完美的答案,可她硬是要想方設法再找角度證明中國的體制有問題。”

還有人認爲蔣方舟“什麼都沒說,卻也什麼都說了”。

但也有人覺得她說的“沒問題”。

“這視頻裡有說中國不好嗎…不是說的很客觀嗎,比如‘一個制度好不好是人類一直在探討的問題,直接說定論會有些武斷’這類話…有什麼問題嗎…”

也有網友在這條評論下反駁稱“記者用的是‘強制’,意味着民衆與政府對立,但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明白隔離防疫是全社會普遍認同的措施,結果蔣直接把這個歸結爲制度…”

其實,在蔣方舟採訪片段的前面,日本記者也採訪了幾位年輕的中國女士,她們既直言了中國在抗疫初期由於準備不足導致產生過一些問題,又積極肯定了中國在抗疫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大家比以前更愛國了,對中國政府的信賴感也增強了”、“控制了疫情後,中國人都更支持祖國了。”在聽到了受訪者這樣說後,日本記者也露出了略帶欣慰的表情。

在此時,紀錄片“畫風一轉”,被旁白稱爲“青年意見領袖”(若きオピニオンリーダー)的蔣方舟便作爲引出“強力管制對個體產生影響”的“導語”登場了。

而在蔣方舟採訪片段後,該紀錄片使用了一個顯然是“精心挑選”過的畫面(如下圖),開始講述“疫情下中國的嚴格管制對個人的影響”了…

蔣方舟:表述遭到日媒斷章取義

針對這期節目,蔣方舟接受了觀察者網的採訪,她表示,日媒並未完整呈現採訪內容。採訪持續了大概40分鐘到一個小時,她談到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創作,爲家鄉捐款捐物,以及中國在防疫過程中的有效控制,包括採用健康碼等一系列技術手段。但是節目只截取了一小段內容。

此外,在採訪中,主持人試圖引導她談論中國的制度優劣,並用到了“專制”、“強制性手段”等措辭。對此,她首先否認了這個前提,並認爲在非常狀態下以“專制制度”來進行定義是不客觀且武斷的,隨後採訪裡纔有了“這種思維的武斷是危險的”等表述。

蔣方舟還表示,疫情期間,自己的生活工作重點都是配合抗疫,除了捐款捐物,她還手寫書信鼓勵武漢的學弟學妹安心高考。未來,她會繼續致力於此。

“網絡大V受日本外務省資助”引熱議

本文的“主角”蔣方舟,近日隨着日本外務省披露“中國知識分子獲得日方資助”的審計文件,與同在名單上的學者何兵、作家熊培雲等人成爲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部分網友批評這類“拿錢辦事”的行爲,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7日下午也發文表示“由一個國家出資邀請他國各種人士前往本國旅行、學習,是國際交流的通行做法,不能因爲中國某些人蔘加了西方國家出資的交流活動,就對他們加以指責或進行嚴厲的意識形態定性”。

但是,胡錫進也表示,隨着美國與中國的對立加劇和中西意識形態衝突的增加,中西的上述交流在急劇減少,相互對對方借國際交流搞“滲透”的防範都前所未有提升了。在當前的大環境下,開展國際交流必須面對中西意識形態隔閡的加深,穿越各種複雜性,探索建設性擴大這種交流的渠道。愛國是絕大多數人的天性,至於有人在愛國這一點上受到質疑,需要他們自己進行個人的反思,而不是中國的對外開放關上某一扇門。

面對爭議,蔣方舟7號在微博通過圖片迴應稱“此次(赴日)交流爲公開正常的文化交流,特此聲明”。

今天(8日),她再次作出迴應,稱“日本二戰犯下罪行,至今沒有道歉,這一點不可原諒,也毋庸置疑。”她還澄清,在日期間除生活研究費用外,沒收任何額外費用。

蔣方舟最後說道,在日交流期間,我還看到一個社會的複雜面向,觀察到了日本老齡少子,日本年輕人缺乏活力甚至心理扭曲,日本社會對女性的物化和壓制等等社會問題,記錄在了書中。

“我尊重爲國家發聲的網友,相信誤解總會過去,我也衷心祝福祖國,希望國家越來越好。”

蔣方舟微博迴應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