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牛筋低潛魅力發揮到極致的試音臻選 |《鬼馬牛筋高光SHOW》

“高光時刻”⼀詞多用於形容個人或者團體的巔峰表現,英文爲“highlight”。而來自意大利的鬼馬低音大提琴四重奏團The Bass Gang (牛筋四人幫) 的“高光SHOW”,當然就是這張收錄樂團巔峰之作的精華合輯。

PART.01

《鬼馬牛筋高光SHOW》

《鬼馬牛筋高光SHOW》由上揚愛樂發行於2022年12月,收錄The Bass Gang在過往三張大受歡迎的專輯,包括第一張專輯《EVASIONI&FUGHE》、第二張專輯《LA CONTRABBASSATA》、第三張專輯《Le Basse Stagioni》中演錄俱佳兼獨⼀無⼆的改編作品,這些音樂動靜皆宜,既有演奏又有演唱,炫技之餘充滿幽默感,⼀口氣聽盡The Bass Gang的“高光”之作。

The Bass Gang三張大熱專輯

唱片由意大利原裝母帶經《阿淘的歌》錄音團隊精心後製,再以日本名廠壓碟HQCD,音色溫暖,動態鮮明,盡顯低音大提琴聲音特性,推薦給熱愛意式幽默的絃樂迷以及音響發燒友!

低音大提琴可看作是“放大版的大提琴”,現代交響樂隊絃樂組中發音最低的樂器。它的外形看似強大,實質卻不張揚,低沉渾厚又不失柔和多變的音色受到作曲家喜愛,在交響樂中低音大提琴是音響的“中流砥柱”;而在爵士樂和舞蹈音樂中,低音大提琴更是大放異彩,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發燒圈,低音提琴也被稱爲“牛筋”。

低音大提琴的琴箱很大,撥絃的共鳴也很好,還可帶來其他絃樂都無法比擬的渾厚低音,而低音在音響產品裡又是評判音響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也就衍生出衆多專由純低音大提琴組合錄製的試音碟,那張大名鼎鼎的《倫敦低音大提琴之音》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低音大提琴試音天碟之一。

除此之外,要將“牛筋”低潛魅力發揮到極致的天碟還得看牛筋四人幫的演錄,它們對於想要對設備進行定向試測的燒友而言,可謂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The Bass Gang(牛筋四人幫)無窮的創意和音樂的幽默感是藝術與娛樂的完美融合體,被看作是古典樂壇的“珍稀動物”。

目前,他們是當代最著名的意大利低音大提琴室內樂團之一,由亞美利哥·伯納迪(Amerigo Bernardi)、阿貝託·波西尼(Alberto Bocini)、安德列·皮菲(Andrea Pighi)和安東尼奧·斯堪卡雷帕瑞(Antonio Sciancalepore)四位組成。因爲發燒友們常把低音大提琴稱爲“大牛筋”,所以他們就被稱爲牛筋四人幫”了。

這四位低音大提琴家都是科班出身,每⼀位都有超過三十年的低音大提琴演奏經驗,是牛筋演奏界的高手,個個技藝精湛,能獨當一面,而且他們都是各知名管弦樂團的首席低音大提琴⼿。

對低音大提琴的熱愛讓他們走到⼀起組成樂團,他們不僅以幽默手法演繹跨界古典、流行音樂,同時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推廣低音大提琴音樂,所到之處他們精湛的合奏技藝與風趣的表演,都讓越來越多的樂迷對低音大提琴有全新的音樂體驗。

深得樂迷媒體激贊試音之選《鬼馬牛筋高光SHOW》嚴選12首“牛筋”改編演繹古今名曲,包括:The Knack 名曲《My Sharona》、維瓦爾第:《四季》“春”、《巴赫變奏》、電影《黑色追緝令》(危險人物) 、《哈爾移動城堡》主題曲等。

12首音樂中有4首是串燒,第三首《Latin Basses》,裡面串燒了9段優美的拉丁旋律,包括《El Cumbanchero》、《Festa do Interior》、《Moliendo Café》、《Tico Tico》等。

第四首《Spring Bass》中,將古典音樂史上幾乎所有春天題材有關的作品全部串燒了一遍:維瓦爾第《四季》、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小約翰·施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等。

第7首《5 X 4》,囊括柴可夫斯基《第六號“悲愴”交響曲》第二樂章和《Take Five》等。

第十首《巴赫變奏》(A Whiter Shade of...Bach)串燒了巴赫《G弦之歌》、《A Whiter Shade of Pale》......

專輯囊括拉丁、古典、流行、探戈等音樂類型,整體聽來充滿美感之餘,HIFI性更是一絕!

媒體評價

“不論你坐何處聽,都能清楚定位”——《調音秘笈》總編輯蔡克信

“愈聽愈笑的醒腦佳音”——Hi-Fi Review

“妙不可言的跨界音樂聯繫”——音響技術

PART.02

權威評鑑

罕有的鬼馬而又幽默發燒低音大提琴四重奏 THE BASS GANG(牛筋四人幫)

文|Simon

今次上揚愛樂發行的這張《牛筋幫集錦》(The Bass Gang Highlights)是一張非常特別的專輯,收錄了他們演奏的多首經過改編的古典、流行和爵士音樂,演繹令人耳目一新。四位樂手合作無間,演奏很有創意。首先,編曲者首記一功,樂曲來自四方八面,各首改編樂曲展現出這種最大件絃樂器特殊的音色、變化與美感。

首曲《Pulp Bass or Bass Fiction》只有兩分半鐘左右,樂手們拉奏低音大提琴時那種活靈活現的形體感已令人動容不已,松香味又撲面而來。其實牛筋幫不單止四支大提琴那麼單調,他們還邀請了一些敲擊樂手和絃樂隊參加,使音樂色彩和元素更添姿彩。

第二首的《My Sharona》便是配上敲擊樂手,接近4分鐘的音樂又發燒又好聽,Double Bass出場時,我清晰聽到琴弓和琴絃摩擦時煙韌勁度十足。第三首《Latin Basses》是8段Medley,樂風又一轉,大牛筋在低音殘響下,充分顯現出低音弦的質感與亮感。

最過癮的是第十首巴赫的Air,旋律優美任何人都知,但配有Double Bass的Air又別有一番風味,聲音清晰無比而且歷歷在目,樂手們偶然鬼馬而又幽默的變奏令人會心微笑。我相信巴赫聽到都會拍掌叫好!

聽了幾十年音樂,能呈現如此多彩多姿、美不勝收而又豐潤美妙的Double Bass音樂專輯,真的是少之又少。專輯完全是超級發燒級,低音大提琴型體感十足,旋律線條和樂器體型觸手可及。只是,最後提提諸位發燒友幾句,播此碟時非常考機,如果你重播此碟時得不到上述的效果,是時候換機了!

經上揚愛樂的推廣,意大利低音大提琴四人樂隊The Bass Gang在發燒圈已享有一定知名度了。本碟是日本製HQCD,內容取自上述三張專輯,上揚愛樂將英文字‘Highlights’直譯成高光,幽默;不過比起“牛筋幫”充滿創意的意大利式幽默,很有距離!

寫給四把低音大提琴的原創音樂,極少。「牛筋幫」演奏的全是他們爲「演嘢」而作的arrangements -改編古今經典名曲!這4子的來歷,我讀過兩個講法。一說是他們來自不同管弦樂團,另一個是(我比較buy這說法)他們開始時是在夜總會娛樂賓客的,然後應邀到音樂廳獻技,後來在歐洲各地演出。

《高光Show》裡有四套Medley,十分好;因爲只有他們4子的靈感、喜感與超級技巧,纔可以駕馭這些教人拍案叫絕的「神曲」!

特地找出原版,跟HQ版做比較。HQ版的場面「埋身」些,不單清晰,細節也多了不少。最興奮的是音質告別最後一絲「鼻萌」,臨場感倍增。真的:不AB比較,你不會抱怨原版的樂器聲「個鼻未全然暢通」,幾件樂器聽來也不是真正在一起,似是各自在自己的空間收錄,事後mix在一起。

姑且勿論studio錄音的時候,他們是否真正一塊兒錄,還是各自各的;總之,聽起來HQCD就是在同一空間裡合奏的,Ambiance自然,真爽!

還有就是樂器聲音的真實性提高。即使大家都是奏出單音middle C,人類能夠辨別得出是不同的樂器,皆因它們的泛音結構不相同;HQCD向來有高頻延伸比較好的美譽,也許是這個原因,「牛筋」的聲音不單更真實,線條也更醒目了。

「鬼馬牛筋高光Show」不但音響性十足,音樂趣味滿點,發燒友必備!

【原裝進口】

《鬼馬牛筋高光SHOW》

臺版HQCD

掃碼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