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皋:讓書香成爲城市的底蘊

從城市到農村,從學校到家庭,從孩子到老人……讀書,已成爲如皋這座古城的“新時尚”。近年來,江蘇如皋大力推進“全民閱讀”工程,完成了一座城市不屈不撓的文化攀升,塑造了一座城市獨有的文化魅力。

閱讀,繪出校園多彩風景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爲內容的七絕……”近日,在如皋市安定小學6年級(3)班的教室內,一堂生動有趣的“詩詞欣賞小微課”正在進行。

“詩詞欣賞小微課”是如皋安定小學在“雙減”背景下推出的一項特色課程,利用課前5分鐘的時間開展。這堂課主要由學生們自己完成,他們分成小組,通過商討確定詩詞內容及主講人,然後在家長及老師的幫助下,查閱資料、製作課件等。這周輪到季凌薇主講,爲了這堂課,她耗費了很多心思,甚至爲了不怯場,還自個兒在家對着洋娃娃練了好幾遍。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這堂課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一直以來,如皋市安定小學秉承胡瑗先生“窮經以博古,治事以通今”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讓閱讀更“廣”的理念,設置了藝術展示型閱讀、午間拓展型閱讀、“萬里行”遊歷閱讀等多種閱讀方式。“通過不斷開展閱讀活動,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都不一樣了,可以說,閱讀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面,閱讀涵養了他們的美好品質。”如皋市安定小學校長黃年忠表示,今後學校還將持續開展更多的閱讀活動,讓學校書香氛圍更加濃郁。

閱讀,奏響家庭最美音符

一書,一世界;一家,一港灣。書香校園建設得好,可以帶動書香家庭建設。何學芳家庭是一個書香家庭,作爲一名老師,何學芳十分注重自身的言傳與身教。讀書已經成爲了他們家庭成員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們家庭和諧進步的重要推動力。

走進何學芳家,映入眼簾的就是客廳裡成排的書架,以及書架上擺滿的各類書籍。“我家裡的大部分藏書,都是我從教近20年來,跟丈夫一道買回來的。”何學芳說,因爲平時讀書非常頻繁,所以家裡不知不覺間就積累了很多書籍。

作爲兩個孩子的媽媽,何學芳不僅自己愛讀書,而且還把每天讀書發展成了一家人的必修課。“在做了母親之後,我就覺得培養孩子閱讀這個事情,是不能等待的,我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家最幸福的樣子,就是圖書館的樣子。我想要培養孩子愛讀書,那好,我就把家變成圖書館。”何學芳說,現在他們全家人一有空,就會隨手從書架上抽幾本書下來,看書消遣。

不斷地閱讀,不斷地汲取書籍中的養分,何學芳的兩個孩子很快展現出各自的優勢。女兒顧尉馨沉靜內斂、偏愛古風;兒子何承軒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兩個孩子每天放學回家,也都會在各自的房間,靜靜地享受閱讀的時光。

閱讀,點亮城市精神之光

“這裡環境好,書的種類也多,我平時只要有空,就會來這裡看書。”在如城街道顧莊社區的農家書屋,一排排書架上整齊地羅列着一冊冊圖書,書架的前方擺放着桌椅,幾位居民坐在桌前認真閱讀,整個環境井然有序、分佈合理、乾淨整潔。

近年來,隨着如皋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城市公共文化建設快速推進,公衆享受閱讀服務的條件獲得了明顯改善。截至目前,如皋累計建有東皋書屋4家、東皋書吧21家、東皋書驛13家、東皋書角107家、農家書屋327家,“書香如皋”的版圖越畫越大,閱讀載體縱橫交錯,遍佈城市的每一寸角落。“今年,我們重點打造了以‘東皋書房’爲總品牌的五級閱讀空間體系,從東皋書屋、書吧、書驛、書角,延伸到覆蓋城鄉的農家書屋,如皋市民朋友們漫步大街小巷,不經意間就能遇見心儀的閱讀場所。”如皋全民閱讀辦常務副主任張小波介紹道。

不僅如此,在倡導全民閱讀的當下,東皋書房不僅可以讀書,還承載着閱讀推廣、主題活動、公益平臺等多種功能。今年以來,如皋全民閱讀辦依託各級各類閱讀陣地,開設“童心向黨”“黨史誦讀百人接力”“春風少年史”等學習課堂,通過多種形式創新閱讀推廣方式,使得如皋全民閱讀活動氛圍更濃厚、成效更顯著。(吳環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