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國大道城 展示城西100年文化底蘊

宏國大道城B區登場,呈現臺北西區生活底蘊的接待中心外牆,令人眼睛一亮。圖/業者提供

臺北城西承德路60米大道首排2,100坪基地史詩級指標案「宏國大道城」,一期推案適逢臺灣文化協會(以下簡稱文協)成立100週年,隨今年二期B區登場銷售,宏國大道城特別展出由甲桂林董事長張裕能借展的江賢二《乘着歌聲的翅膀》等四位橫跨不同世代畫家作品,呼應文協百年輝煌。

甲桂林廣告董事長張裕能表示,「富過三代懂吃穿」指的不光是精緻生活品味,「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對精神與美學更高層次的追求,早就烙印在臺北城西的DNA裡。大稻埕從1860年淡水河開港一路輝煌至今,曾吸引德記、怡和、美時、義和、新華利等外商五大行先後到此設立點,成爲臺灣「南糖北茶」向歐美輸出的港埠,躍升臺灣南北貨、布疋、原物料的國際貿易中心,迅速造就城西商貿世家驚人財富,富養出臺灣第一批國際思維的知識分子,掀起追尋臺灣人自信與驕傲的「臺灣新文化運動」思潮,在1921年成立臺灣文化協會,開啓了臺灣歷史上思想最奔放多元的文化啓蒙黃金年代。

郭雪湖《南街殷賑》、黃土水大理石雕塑的臺灣維納斯《甘露水》、蔣渭水的文協,都在城西開花結果,甲桂林廣告總經理陳衍豪表示,大家印象中的西區,100年前其實是臺灣最摩登前衛、最新銳、最青春,也是最富庶的地方。

百年富商家族在此蓋出整排巴洛克、ArtDeco和閩式大院落建築羣,宛如「臺北版的上海外灘」,如今這塊城區由曾設計包括和平飯店等十多座上海外灘建築的P&T團隊孕育出「宏國大道城」四棟Art Deco地標建築,並展出江賢二等四幅橫跨一甲子四個世代的藝術家作品,呼應城西曆史脈絡與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