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原案衝擊最小 是最好的結果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會理事長,前北一女國文老師段心儀對於維持原案表示,維持原案對於現場教學的干擾最小,雖然比起過去還是降了不少,但至少能挽救學生以日漸低落的語文能力,是現階段最好的結果。

成功高中國文老師範曉雯認爲,維持原本的比例對教學現場影響最小;學生排斥文言文,是源自於對學習狀態的不滿意,因此高中端從九五課綱開始致力於活化教學,包含向日本佐藤學的教學模式及現在火紅的翻轉教室等,第一線老師都在求新求變,甚至自費到處上課,「文白比例不是重點,老師如何活化教學纔是教育改革的目標。」

至於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選材範圍開放只要符合「中華文化」包含老、莊都可以選作教材,範曉雯認爲,所有哲學都是人生觀的建立,畢竟不見得每個學生都適合當「儒家」、或是「法家」,透過開放的選材,更能讓教師介紹給學生各種不同的哲學觀。

北一女中國文教師歐陽宜璋則指出,這次下修到45%至55%,和過去45%到65%的比例相比,雖下降一成,但和大考中心每年學測考題文白比爲50%比50%,其實相差不大,學生準備方向不會差太多。

但課審大會學生代表蕭竹均對於結果相當「不甘心」,強調國文科總時數已經減少,若文言文比例還是這麼高,考試又要考的狀況下,教師教法勢必不會改變,「上課就是不停背誦,段考要到時,數篇未教的白話文就被消失跳過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