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花逾5億推全英語授課 臺大等4校列重點培育學校

教育部選定臺大等4校爲全英語授課重點培育學校。(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於今天公佈「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劃」第一期補助名單,110學年共覈定補助重點培育學校4所、重點培育學院計25校41個學院及普及提升學校37所,補助經費計5億8748萬元,9月正式啓動本計劃。

教育部表示,這項計劃以「強化學生英語力,推動全英語授課」爲願景,分「重點培育計劃」(分學校型及學院型兩類)及「普及提升計劃」兩大主軸推動,計劃以2021年至2030年爲期,分兩期推動,每期五年,第一期重點培育學校計有18校申請,重點培育學院計35校76個學院提出申請,普及學校計52校提出申請。

教育部邀集國內外EMI(全英語授課)專家學者共同組成審議小組進行專業審議,覈定第一期補助名單:

(一) 重點培育學校部分:覈定國立中山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4校。

(二) 重點培育學院部分:計有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等25校計41個學院,覈定包括工程及應用科學領域11個學院、社會科學(含商管)領域22個學院、生物及醫農科學領域6個學院、人文及藝術領域2個學院,以國家重點產業領域雙語專業人才爲目標。

(三) 普及提升學校部分:本次獲補助計37校,包括24所大學校院及13所科技大學,以鼓勵各大專校院整體提升教師的英語教學能力以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爲目標。

教育部表示,獲重點培育補助之學校或學院應至少達成以下目標:

(一) 2024年達到「25-20-20」:2024年時,標竿大學與標竿學院至少有25%的大二學生,其英文能力在聽說讀寫達到CEFR B2以上的流利精熟等級,同時全校至少有20%的大二學生與碩一學生,在其當年所修學分中的20%以上爲全英語課程。

(二) 2030年達成「50-50-50」:2030年時,標竿大學與標竿學院中至少有50%的大二學生在聽說讀寫達到CEFR B2以上的流利精熟程度,同時至少有50%的大二學生與碩士學生其當年學分中的50%以上爲全英語課程,並推動畢業證書EMI修課認證,以接軌國際及產業。

而普及提升強化整體大專校院教師英語教學能力及學生英語能力,因此獲普及計劃補助之學校於2024年應至少達成以下目標:

(一) 英語課採全英語教學:2024年至少20所大專校院英語課採全英授課比率達30%以上、2030年至少40所大專校院英語課採全英授課比率達80%以上;並逐步推動專業導向(ESP、EAP、EWP)之英語教學內涵,以逐步協助學生修習EMI課程。

(二) 鼓勵學生修讀EMI課程:2024年至少5%大二及碩一學生修習至少1門全英語授課課程、2030年至少10%大二及碩一學生,修習至少2門全英語授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