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師減負要減掉督查檢查評比考覈事項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消息,“教師的負擔特別是合理的負擔過重一直是輿論較爲關注的一個問題。”中國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長任友羣16日在北京表示,給教師減負就是讓老師們把更多精力放到教書育人主業上去、放到立德樹人的使命上去,這既是遵循教育規律的內在要求,更是教育事業發展客觀需要。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中國教育部1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進行解讀。

任友羣介紹說,文件從教師們反映比較強烈的不合理負擔入手,提出了減負的路徑。首先是分類治理,從源頭上查找教師的負擔,大幅精減文件和會議。其次是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區域城鄉學段等不同的特點,也避免“一刀切”。三是標本兼治。“治標”是突出重點,嚴格清理規範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治本”是要協調好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的關係,提高專業水平。最後是共同治理,就是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要形成合力,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的負擔。

“減負不等於沒有負擔。”任友羣也表示,教師法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承擔的職業負擔,是正常的、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負擔。“文件明確要減掉的是中小學教師不應該承擔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

談及“重點減哪些負”,任友羣表示,要減督查檢查評比考覈事項、社會事務進校園報表填寫工作、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他也指出,經過清理,確保對中小學的督查檢查評比考覈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清理後保留的事項要實行清單管理。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布和認爲,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要求。若干意見決定爲教師減輕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工作,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這是尊重教師職業專業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