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強調以「學生聽得懂」來雙語教學 教團:浪費師生時間

教育部引進外師來提升國內學生的英語能力。(教育部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針對本報今日報導「4班百人僅1人聽懂 雙語教學雪崩」報導,教育部說明,正透過漸進式穩健強化學生英語力,以學生聽得懂的方式教學,同時兼顧領域核心素養及語言學習。不過教團批評,教育部無法說明雙語教學是否可以達成學習目標,這項政策根本是在浪費師生的上課時間。

教育部強調,110學年起推動「部分領域課程雙語教學實施計劃」,以「學科知識習得爲主,語言能力運用爲輔」的原則,優先於藝術、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科技等操作型領域實施,培養學生使用雙語學習與思考的習慣,激發學生在雙語學習環境中熟悉英語的運用。

教育部重申,部分領域課程雙語教學以「教師能教,學生聽得懂」進行推動,並無要求參與「部分領域課程雙語教學實施計劃」之教師在課堂運用英語授課比率或節數,而是以學生聽得懂的方式引導課程活動進行,從簡單的生活溝通用語(課室英語)開始進行師生的雙語互動及對話。

針對雙語師資培育,教育部表示,截至今年7月,累計職前師資生2273人及在職教師4755人修讀雙語教學職前師培課程及雙語教學在職教師增能學分班。

另對於大學課程採英語授課,教育部強調,「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劃」須在「學生有選擇」、「教師有準備」、「學校有支持」的前提下進行,非強迫師生參與。中文系非屬雙語計劃補助推動單位,將持續透過說明會及工作坊提醒學校,課程開設仍應迴歸教學及學術研究需求。

不過全國教師工會組聯合會理事侯俊良表示,教育部應該說清楚,用雙語教各個學科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在教學現場,雙語教學造成學生的英語和學科都學不好的「雙貧乏」現象,也浪費師生很多上課時間,難道這就是教育部要達成的目標?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新北市新莊國小校長張信務說,雙語教學需要外師和本國老師一起規畫課程,但實際上英語好、能和外師配合的本國老師非常少,造成教學現場的困難。他認爲,這項政策實施快3年了,教育部應該重新檢討後做適度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