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之下,乘用車價格越降越貴?

價格戰越打越激烈,乘用車均價卻越來越貴?

這一“行爲與結果”背道而馳的原因究竟爲何?在乘用車價格越賣越高的背後,是否蘊含着中國汽車品牌整體實現躍升的希望?與此同時,這透露了我國汽車市場消費力的何種現狀?

乘用車均價變高,原因爲何?

蓋世汽車注意到,10月15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佈了9月份乘用車價格段市場結構分析,並指出,國內乘用車價格是越降價越貴,近幾年的車市價格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

據悉,2019年國內乘用車平均車價是15.1萬元,2020年是16.2萬元,今年累計平均是18.2萬元,9月是17.4萬元。

對此,崔東樹分析稱,單9月來看,該月均價下降的結構性原因是混合動力和增程式的價格較高,但佔比下降,形成結構性拉動,同時原有的燃油車也是出現平均銷售價格下降情況,而且燃油車的高端化帶動價格上漲較大。

另外,從全國汽車市場範圍來看,市場的價格段結構走勢持續上行,高端新能源車型銷售提升明顯,中低價車型銷量減少。

換言之,放眼全國汽車消費市場,似乎高端車型變得更加暢銷。

崔東樹分析表示,5萬元以下車型2021-2022年較2020年的佔比持續上升,主要是微型電動車的銷量貢獻。但2023年以來又持續下降,2024年3季度後回升到,2024年9月的5萬元以下車型的銷量佔4.1%,較2023年上升1.6個百分點。5-15萬元的傳統車型的銷量下滑與新能源車的增長抵消後,總體下降趨勢仍存在。

15萬元以上車型市場份額持續上升,增長較快。20-30萬元車型2023年國內零售佔比17%,今年9月是19%。近幾年30萬元以上車型的各類段佔比均持續上升,30-40萬車型零售佔比2023年是10%,9月是9%。40萬元以上車型2023年國內零售佔比5%,今年9月是3%,自主高端化突破體現乘用車新能源增長帶來高端化發展趨勢明顯,但傳統豪華車下降的趨勢較嚴峻。

消費結構高端化,中低端購買力仍需提升

上述現象主要得益於近年來中國車企集體衝擊高端汽車市場的步伐愈發趨緊。

一直以來,爲改變高端車市場被海外品牌佔領的市場格局,中國汽車企業紛紛“向上”,密集推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與相關車型。

僅僅在今年下半年開端,國內主要車企就已經展開了面向高端汽車市場的第二次“進攻”。比如8月份,就有包括北汽、比亞迪和長城在內的多家企業推出了各自的高端車型。其中,北汽與華爲合作推出了豪華轎車享界S9,比亞迪和長城則分別推出了騰勢Z9&Z9GT和新款魏牌藍山。

此外,除了車企端的原因之外,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從消費者購買力角度分析表示:“零售均價比不降反增其實是消費升級的表現,汽車市場整體大環境雖然是降價,但消費者購車檔次在不斷升級提高,消費水平上升導致帶動了零售均價上升。”

也就是說,消費者對高端車型的消費能力正在提升。那麼,這是一件完完全全的“好事”嗎?

或許並不盡然。

崔東樹分析表示,傳統燃油車價格段上行的現象並不是促進消費的有利因素,需要普通消費羣體更強的購買入門級車消費,也就是低端消費很重要。

他指出:“從結構分析看,入門級萎縮,消費基盤不紮實的問題較大,中低端購買力不足。因此改善普通羣體需求購買力,實現車市價格端相對均衡,拉動入門級消費,實現首購羣體的消費入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依然有不少定位高端的車企陸續發佈中低端汽車車型,比如蔚來的樂道L60和小鵬的MONA M03。且截至目前,上述兩款車型皆訂單量表現喜人,呈現了良好的交付態勢。或許這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拉動我國汽車消費市場的中低端購買力。( 蓋世汽車 苑晶銘)

來源:蓋世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