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爆款車型 磷酸鐵鋰電池佔得半壁江山

與深陷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4個月,我國能源汽車銷量呈高速增長態勢。產銷兩旺的火熱局面也出現在了動力電池市場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日前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動力電池產量裝車量都大幅攀升,尤其是磷酸鋰電池成爲“寵兒”,增幅可觀。此外,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依然很高,寧德時代佔據半壁江山,排名前三的動力電池企業佔據七成市場份額

動力電池產量和裝車量同比增速超200%

聯盟數據顯示,今年4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2.9GWh,同比增長174%;前4個月的累計產量爲45.7GWh,同比增長252%。如此高的增幅,一方面是因爲去年同期的疫情危機使得基數相對較低,另一方面也凸顯出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長之快。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70萬輛,分別達到75萬輛和73.2萬輛,同比增長256%和249%,即使較疫情前的2019年增幅也高達104%和103%。

再看裝車量,今年1~4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31.6GWh,同比增長241%。其中,4月裝車量爲8.4GWh,同比上升134%,環比下降6.7%。4月同比增幅之高在業內意料之中,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當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爲21.6萬輛和20.6萬輛,同比激增164%和180%。4月裝車量環比下降,也和當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下降8.7%相吻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斯拉銷量下降的影響,如暢銷車型特斯拉Model 3,4月銷量降至6264輛,較3月的25327輛下降75%;Model Y的銷量也由3月的10151輛降至4月的5407輛。對於特斯拉來說,其銷量下降有多少是因上海車展上的“車頂維權”發酵導致暫不得而知。

磷酸鐵鋰成“香餑餑

具體到電池材料,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是動力電池的兩條主要技術路線。與前些年三元材料受熱捧不同,近兩年,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的背景下,車企不再一味追求長續駛里程高能量密度,而是開始考慮如何降低成本,避免或減少虧損,由於磷酸鐵鋰在成本上較三元材料有着較大的優勢,得到越來越多車企的青睞。

聯盟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爲21.2GWh,佔總產量的46.3%,同比增幅高達381%。同一時期,三元電池累計產量爲24.5GWh,佔總產量的53.6%,同比增長186%。可以看出,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已經在逐漸接近三元電池,考慮到其超高的增速,不久後市場形勢可能就會發生逆轉。從今年4月的數據看,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爲6.2GWh,佔總產量的48%,同比增長235.4%,幾乎與三元電池並駕齊驅;同期三元電池產量爲6.7GWh,同比增長134%。至於錳酸鋰和鈦酸鋰電池,雖然產量也在增長,但市場份額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兩分天下的格局基本確立。

從裝車量看,今年4月,三元電池裝車5.2GWh,同比增長97.3%;磷酸鐵鋰電池裝車3.2GWh,同比增長245%。1~4月,三元電池裝車量累計19GWh,佔總裝車量的60%,同比增長173%;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累計12.6GWh,佔總裝車量的39.8%,同比增長456%。

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的大幅攀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部分銷售火爆的新能源車型。例如,比亞迪漢EV、特斯拉國產Model3、五菱宏光MINI EV等明星車型均配裝了磷酸鐵鋰電池。尤其是五菱宏光MINIEV,平均單月銷量破3萬輛,可以說是磷酸鐵鋰電池的消耗大戶造車新勢力中,小鵬P7磷酸鐵鋰版本市場需求強勁,蔚來似乎也有意引入磷酸鐵鋰電池。今年4月,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曾公開表達對磷酸鐵鋰電池市場前景的看好。他指出,隨着充電樁的增多,續駛里程不需要很長,磷酸鐵鋰電池價格便宜,未來佔比會逐漸增加,三元電池的佔比將會減少。

寡頭壟斷格局正在形成

寡頭壟斷是很多行業共同的特徵,動力電池市場也有類似跡象。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有50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其中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的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爲22.9GWh、26.7GWh和29.2GWh,在總裝車量中的佔比分別爲72.3%、84.4%和92.2%。也就是說,前3家企業佔據了七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前10家企業佔據了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另外40家企業則瓜分不到一成的份額,企業之間的差距愈發明顯。

當然,排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競爭也相當激烈。與2020年全年裝車量前十相比,今年1~4月的排行榜上,松下力神跌出前十,取而代之的是蜂巢能源和塔菲爾能源。松下之所以落榜,是因爲中國產的特斯拉車型沒有配裝松下電池,而是選用了LG化學和寧德時代的電池。作爲從長城汽車獨立出來的動力電池企業,蜂巢能源除了給長城汽車配套,還積極開拓國內外新客戶,今年以來裝車量迅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擴大開放、動力電池“白名單”廢止後,日韓電池廠商捲土重來,不斷蠶食中國廠商的市場份額。

今年1~4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和LG化學。其中,寧德時代以16.04GWh佔據絕對優勢,佔比達到50.7%;比亞迪電池裝車量爲4.23GWh,佔比爲13.4%;LG化學裝車量爲2.61GWh,佔據8.3%的市場份額。雖然從目前來看,LG化學在中國的裝車量較寧德時代還有較大差距,但並不能掉以輕心。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上,LG化學正在衝擊寧德時代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在支持綠色能源發展的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後韓國電池企業加快了搶佔美國市場步伐,LG化學已開始加速擴張。此外,歐洲市場也成爲韓國電池企業進擊的目標。從SNE發佈的全球1~4月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榜單看,排名前七的分別是寧德時代、LG化學、松下、比亞迪、三星SDI、SKI和中航鋰電,中、韓企業各佔三席。排名第三的松下雖然沒有給中國產的特斯拉車型配套,但依然是特斯拉的全球供應商。當前,各大主流車企爭相推進電動轉型,在華不斷推進電動汽車本土化,這使得動力電池市場一片火熱,競爭也不斷加劇,市場格局還遠遠沒有到定型的時候。

(本版圖表數據源自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本報記者 張冬梅 《 中國汽車報 》(2021-06-07  0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