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科技界“黃埔軍校”:天河如何煉就大灣區創新引擎?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樑施婷 廣州報道

連續三年入選賽迪創新百強區榜單前三,諸多信息產業的企業創始人或高管從這裡走出,涌現出一批批“獨角獸”“未來獨角獸”“種子獨角獸”和“小巨人”企業……這裡被譽爲廣州的“硅谷”。

對廣州天河而言,很難用一組簡單的數據描繪出它的科創圖譜和未來潛力。這個廣州的經濟大區、創新強區和城市客廳,依託堅實的產業基礎、密集的資源要素和不斷創新的實踐探索,正不斷在科創領域蓄力突圍、進階躍升。

在受訪專家看來,天河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突出表現,已經成爲一種現象級的存在,作爲中心城區催生出了一套“孵化在天河,發展在廣州”的特色模式,成爲科技界的“黃埔軍校”。

面向高質量發展,天河的科創探索形成了什麼值得關注的現象?面對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天河如何破解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層級躍升之間的堵點,以科技創新賦能廣州乃至大灣區產業創新?

天河現象:築起科創企業“黃埔軍校”

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彭斌來到廣州。創業之初,彭斌最早在廣州天河的崗頂電腦城附近辦公,彼時僅有一個6、7個人的小團隊。

“當時並不認爲農業是我們可能的點。”彭斌回憶。直到2013年10月,正值棉花豐收的季節,彭斌和團隊的一次新疆調研,改變了極飛科技的發展路徑。

他看到農民依然揹着噴霧器噴灑農藥,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中毒,如果用無人機,效率則高得多。2014年,極飛科技開始在新疆進行鍼對棉花的藥物噴灑實驗;2015年便砍掉其他產品,全面押注農業。如今,極飛科技的業務已覆蓋57個國家和地區。

極飛科技並非孤例。億航智能創始人胡華智講述過一個已完成的試驗,億航曾嘗試在廣州天河試飛一條飛行線路,從單位員工宿舍樓到公司測試飛場,從而在廣州中心城區搭建了第一個日常通勤的航線。

2018年9月,億航成爲中國民航局授予的全國首家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適航審定試點單位。目前,億航智能已經將體驗飛行、旅遊觀光業務逐步拓展到全球運營。胡華智透露,公司有一個“百線計劃”,目前準備好的航線已經有幾十條,“近期之內會很快看到我們突破100條航線。”

億航和極飛,正是廣州本土無人機企業中的“兩張名片”,也是透視科技創新“天河現象”的窗口。什麼樣的沃土讓創新企業不斷孕育而生?

創新企業雲集的天河智慧城,與同處天河的珠江新城、廣州國際金融城合稱廣州“黃金三角”,這裡匯聚了科技、金融和總部三大高端要素,“互聯網+智能製造”人才尤爲密集,讓天河成爲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熱土。

這裡不僅僅有億航和極飛,還孵化出了本站、酷狗、南方測繪、小鵬汽車、中望龍騰等一批引領型創新企業,這些企業甚至將科創“引力”從天河輻射到廣州、大灣區乃至全國。

對創業而言,彭斌說,廣州的特質是“務實但不激進”,是一個適合長線創業的城市,不僅背靠珠三角強大產業鏈,而且人才豐富。天河集聚了26所高等院校、全省 50%的“雙一流”高校,51家科研機構、4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9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集聚超40名院士、30萬名各類創新人才。胡華智則認爲,廣州擁有活躍的市場,規模、效率、廣度以及產業鏈條寬度均在全國領先。

從天河來看,科創生態的本底優勢就尤爲顯著,依託“黃金三角”的強大協同效應,這裡形成了金融、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專業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的格局,爲科技創新企業提供着完整、便利、高效的生態賦能。

統計數據顯示,天河區生產性服務業佔GDP的比重超六成,佔廣州生產性服務業比重超三分之一,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佔GDP約30%,佔全市半壁江山。

比如,天河區創新建立“信用+金融+創新”企業融資服務體系,推出“天河創新貸”“天河優創園區貸”等系列專屬融資方案,累計投放金額超50億元;再如,由企業牽頭先後發起成立廣州無人機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人工智能聯盟、天河移動互聯網聯盟,打通資源共享鏈路。

如今,廣州天河的創新創業載體空間佈局已基本形成以五山科技成果集聚區爲創新策源,從中央商務區衆創空間集聚區起,經科韻路雙創走廊,到天河智慧城產業孵化集聚區的“雙創微笑曲線”。

當前,天河更堅定將科創這個“國之大者”放在突出位置,不斷優化、聚集、調度創新資源要素,深化創新鏈產業鏈融合,構建全鏈條發展路徑,聚力打造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核心區、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節點,助力廣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強市。

從實踐來看,天河的做法是,注重通過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和要素供給,不斷完善提升創新生態鏈上的每一個環節,構建“衆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健全“從初創到上市”創新主體梯度成長培育體系,完善“引、育、聚、留”全鏈條創新人才發展體系,讓各類創新主體活力迸發、各類創新人才充分發展,讓創新型企業不斷涌現和集聚。

天河答案:聚焦成果轉化加速“雙鏈融合”

2021年,由政府牽頭成立區域類創新聯合體——環五山協同創新聯合體正式成立,同時,由企業牽頭成立產業類創新聯合體——首批成立工業軟件、信創產業、人工智能、現代都市工業、醫療健康大數據創新聯合體。

成立天河區創新聯合體,是發揮天河創新策源優勢,促進區域協同創新的新舉措新探索,包括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中望龍騰等龍頭企業,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共計約40餘個機構。藉此,天河豐厚的科研資源稟賦優勢得到充足發揮,科技創新將從“單打獨鬥”到“握指成拳”。

創新鏈、產業鏈如何深化“雙鏈融合”?天河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爲切入點,爲企業提供“五個找”的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包括建立以需求爲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制,幫助企業“找技術”;開展廣州創投周、科技金融活動周、投貸聯動直通車等系列活動,幫助企業“找資金”;舉辦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等系列活動,幫助企業“找市場”;開展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等系列活動,幫助企業“找人才”;深入實施“天河優創”計劃,搭建用地供需對接平臺,提供超過130萬平方米的創新孵化空間,幫助企業“找場地”。

不僅如此,天河還塑造了由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帶領產業孵化的共生共贏生態。佳都科技、金髮科技等10餘家行業龍頭先後在此建設一批高能級專業孵化園,培育出駿伯網絡、火烈鳥等10餘家市場估值超過5000萬美元的“未來獨角獸”企業,以及諸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數據顯示,與2016年相比,天河的國家級孵化器、衆創空間數量翻三番,創新載體總數實現了4倍增長,連續五年省級以上創新載體數量廣州全市第一。同時,天河也在廣東首創“以畝產論英雄”科技載體評價體系,一批園區單位產出居全市前列。

另一方面,天河也積極探索與港澳聯動創新。天河作爲擁有廣州最多港澳青年創業孵化載體、最多港澳青年企業的區,正加快將港澳的科創力量“引進來”,例如每年安排100萬元支持天河區的“港澳青年之家”建設,爲港澳青年在天河創新創業提供“一對一”全鏈條需求對接服務。

廣州千鳥電商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聞波對協同港澳創新期待頗多。不久之前,他參加了一場以天河區科技企業爲主的香港研學,至今印象深刻。“AI正在改變一切,所以我們也要積極地學習,去拓寬自己的視野。”

天河科創效應和區域位勢的一個突出體現是——總部經濟。總部經濟作爲一種新經濟形態,不僅能夠實現企業價值鏈與區域資源的最優化配置,還能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知識要素效能最大化。

截至2022年6月,天河擁有120家總部企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五大地產行、市十大律所和主要人力資源機構、超過200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54家外國領事機構、33家外資銀行地區總部以及2000多家港澳服務業企業。

從實踐看,天河也正進一步強化其“總部經濟”效應,以期不斷優化完善科技創新生態。按照規劃,天河智慧城將打造科技企業總部集聚區。

天河智慧城定位是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和廣州科技創新軸關鍵節點。“十四五”期間,天河智慧城核心區和天河智谷片區共35.89平方公里將加快打造天河中央科創區核心區(CTD)。

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教授顧乃華認爲,天河總部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在企業提質增效和新興產業的前瞻佈局方面還有潛力可挖。他建議,要多措並舉,整體提升天河的總部經濟發展能級,擴大總部經濟影響力輻射範圍,提高區域影響力,推動發展要素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