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3成臺灣民衆用行動支付 比例低於印度、中國

▲僅管有不少行動支付業者紛紛投入臺灣市場,多數民衆卻對使用安全性存有很大疑慮。(圖/記者陳涵茵攝)

消費中心臺北報導相較於中國大陸民衆已普遍用行動支付在店內消費,臺灣仍處於推廣階段,根據尼爾森所做一份「行動購物銀行活動及支付研究結果顯示,52%臺灣受訪者表示不可能在酒吧餐廳零售商店使用行動支付,比例高於全球平均的40%,而使用行動支付比例最高的國家分別是印度46%以及中國大陸45%。至於不使用行動支付的主因,有73%臺灣消費者擔心安全性問題。尼爾森表示,擁有行動連網裝置的臺灣消費者,使用上仍以通訊社交娛樂資訊爲主,前5大包括收發電子郵件、使用免費視訊服務、使用社交媒體、玩免費遊戲以及閱讀電子書/雜誌/報紙,第6~10名分別爲檢查銀行帳戶餘額或近期交易、購買產品或服務、使用行動app購物以及使用銀行/保險網站。該研究指出,31%臺灣受訪者在過去6個月曾透過行動裝置購買產品或服務,並有28%曾使用手機app購物,低於中國大陸的50%、印度49%、南韓47%以及越南46%。而臺灣消費者不使用行動支付的主因,有73%擔心安全性問題,其他認爲不需要行動支付佔25%,覺得裝置熒幕太小有14%。行動支付雖然簡單、快速,但是想吸引臺灣消費者使用,尼爾森在研究中提出3大關鍵,強化行動支付安全功能是首要且必要的工作;其次是針對行動支付使用者設計專門提供的誘因/會員計劃/獎勵;讓消費者在相對於傳統支付方式有更快速的結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