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調查:六成消費者常用行動支付 比例首度超越電子票證

資策產業情報研究所(MIC)3日發佈2020年下半年行動支付消費調查,併發布2020上半年疫情期間的消費者使用習慣變動情形。在消費者常用交易方式中,行動支付(60.3%)仍低於實體卡(76.3%)與現金(75.5%),卻首度超越實體電子票證(54.8%),進入黃金交叉。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消費者對行動支付的青睞度仍有持續成長的潛力,而隨着電子支付新法通過,加上疫情助攻預期2021年行動支付市場將更活絡

MIC也表示,當商家支援付款,消費者會優先選擇行動支付的比例,從2018年22.9%穩定上升至2020下半年的37.2%,超越實體卡(34.5%)、現金(18.8%)與電子票證(8.9%),成爲首選。

MIC調查,行動支付用戶消費行爲有三大發展趨勢,分別爲「用戶需求持續集中化」、「每日用戶首度萌芽」與「疫情帶動六大場域成長」。首先,用戶對行動支付的需求持續更集中化,延續2019年,八成用戶持續使用款數仍介於1~3款,但「只用1款」的用戶從2019年23.6%,增至2020下半年37.7%,漲幅高達14.1%。

胡自立表示,這樣的趨勢與主流行動支付可支援場景變多有關,有更多消費者可只用一款行動支付,便滿足大部分消費場景需求。隨着國內行動支付品牌數已突破70家,調查也發現,用戶刪除或停用行動支付比例從2019年的19.9%增至2020下半年23%,反映出當用戶有更多嚐鮮與選擇的機會,品牌之間的替代性也會增高。

觀察刪除與停用的前三大因素,延續2019年的前三大排名,依序爲「商家不普遍」、「優惠理想」與「系統不穩定」。不過在所有因素中,有三個關鍵比例有明顯的上升,包含「商家不普遍」、「卡片不支援」與「管理不有效」。

胡自立認爲,「卡片支援」與「財務管理」皆是業者未來競爭與爭取用戶的重點,特別是用戶已顯現出對額外財務管理功能的需求。除此,「優惠」與「系統穩定」比例略有降低,反映出現有功能已較貼近用戶期待。

每日用戶的萌芽爲第二大調查發現。資策會MIC表示,這是首度觀察到「每日用戶」族羣的出現,雖然比例尚低僅0.8%,此族羣的成長仍值得期待。除了每日用戶,每月使用11次以上的「活躍用戶」比例也明顯成長,從2019年14.9%,成長至2020下半年25.1%,且男性活躍用戶比例(27.7%)略高於女性(22.4%),顯示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消費的頻率仍持續提升。

觀察不同品牌用戶特性,單次消費千元以上的用戶比例,以Apple Pay(80.2%)最高、Google Pay(65.2%)居次,LINE Pay也有62.6%;每次平均消費金額1,000元以上的用戶比例,PX Pay和玉山Wallet皆4.3%、Pi拍錢包3.9%;而比較活躍用戶比例,可發現街口支付高達45.6%、玉山Wallet爲44.7%。

調查的第三大發現,是六大場域的成長表現突出,包含了本身滲透率高的三大通路超級市場」、「量販店」與「網路商店」,以及新興成長場域的「外送平臺」、「App平臺」與「繳費」,其中以外送平臺成長幅度最大,其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帶動六大場域滲透率上升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