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萬兒虐、疏忽通報 9成被忽略

去(2017)年國內兒虐及疏忽通報案例近6萬人次,但開案率僅7%,而現行「兒虐」家庭,系通報各縣市家暴中心做處理,但若屬於像是「疏於照顧」的家庭,則會以「風險家庭」身分通報給社福中心,後者因無公權力孩童持續暴露在兒虐風險下。衛福部昨日表示,未來兩者統一地方「開案中心」處理,讓有經驗的人來評估、具公權力的公部門強勢介入。

我國2017年兒虐及疏忽通報案例爲5萬9912人次,但開案率僅7%;衛福部表示,扣掉「重複通報」、單純的「家內」兒虐案,經通報後的開案率約2成,和國際數字差不多。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副教授葉國偉說,院內常替第一線醫護人員教育訓練,例如家長帶宣稱「跌倒導致骨折」的孩童就醫時,若經光X光發現「有新傷以外的舊傷」,或是有「傷勢不像是跌倒造成」時,便應該提高警覺

衛福部保護司代理司長林維言說,2015年起,我國改以分類分級分流方式來處理兒虐案,像是將兒虐案分成家內和家外,發生在學校霸凌事件社工也會評估「學校老師是否已有在處理」,讓社工人力發揮最大效率

當前的「兒虐」家庭,會通報各縣市家暴中心,若屬於像是「疏於照顧」的家庭,會以「高風險家庭」身分通報地方社福中心;但後者因較無公權力,易讓孩童持續暴露在兒虐風險下,林維言說,各縣市未來會成立「開案中心」,統一處理兒虐及高風險家庭,讓具經驗的人來評估、具公權力的公部門強勢介入,盼能有效改善兒虐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