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大跳水,黃金不“香”了?

2月28日,“金價大跳水了”“金價爲何大跳水”等多個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

有不少網友對 “大跳水” 這一說法並不認可。部分網友在評論中指出,雖然金價出現下跌,但從長期走勢或近期波動幅度綜合來看,用 “大跳水” 形容並不恰當。2月28日,滬金主力已連續3日收盤下跌,累計下跌1.96%。截至收盤,滬金主力合約收跌0.97%,報672.12元/克。國際市場上。倫敦現貨黃金一度跌至2850.78美元/盎司,紐約黃金CFD一度跌至2862.7美元/盎司。

國內金飾價格也大幅跳水,2月28日周生生足金飾品標價876元/克,一夜跌9元/克;2月25日標價爲894元/克,3天大跌18元/克。

黃金緣何下跌?三大因素共振

有分析指出,國際金價從早幾天創下2956美元/盎司新高之後,“過山車”行情顯現。這一顯著的價格波動背後,是多種複雜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

梳理髮現,有三大方面因素共同打擊了黃金市場多頭信心,分別是:美聯儲鷹派信號施壓;地緣風險緩和;技術性拋售與美元走強。

2月26日,美聯儲副主席傑斐遜釋放鷹派信號,指出“服務業通脹粘性仍高於2%目標”。這一表態直接衝擊了市場預期,原本市場對6月降息的預期從72%驟降至58%。與此同時,美國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表現強勁,使得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增強,黃金作爲避險資產的需求被顯著削弱。

俄烏和談或進入尾聲,近期地緣局勢出現緩和跡象,市場避險情緒大幅降溫。

交易層面:此前,黃金突破2950美元阻力位後積累了大量獲利盤,多頭面臨獲利了結的壓力巨大。與此同時,美元指數反彈,由於黃金以美元計價,美元的走強使得黃金在國際市場上的吸引力下降,進一步壓制了金價。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瞿瑞稱,相比於2024年持續大漲的行情,2025年金價波動會更大,但仍處於上行的趨勢,有望在今年衝上3000美元/盎司。若特朗普政府的關稅、移民等政策導致美國通脹出現明顯反彈,將制約今年美聯儲的降息空間,甚至提前結束降息週期,這可能使金價承壓。

高盛已將2025年底的金價預期上調至3100美元,並稱如果特朗普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存在,投機性頭寸可能推動金價飆升至3300美元。若美聯儲保持利率穩定,預計同期黃金價格將達到每盎司3060美元。

投資者需注意短期回調風險

面對當前震盪的金價,投資者該如何進行投資?又需要注意哪些風險?有行業人士表示,大部分消費者買黃金的初衷仍是爲了保值增值,從價格來說,當前金價已處歷史高位,投資者很難像2024年那樣從黃金市場獲利,更要注意近期黃金價格不確定性較大,一旦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解,黃金價格可能會出現迅速回調的風險。黃金高級投資分析師林大輝認爲,目前金價處於歷史高位,上漲空間有限,從保值增值角度看,並非消費類金飾入手的最佳時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金銀分會副秘書長樑永慧表示,預計未來幾個月,基礎金價在610元/克到690元/克區間調整。但長期來看,黃金價格仍有較大上漲動能。國泰基金也指出,長期來看,在貨幣超發及財政赤字貨幣化背景下,美元信用體系受到挑戰,加上全球地緣動盪頻發推動資產儲備多元化,黃金作爲安全資產的需求持續提升。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使得黃金有望成爲新一輪定價錨,也使得貴金屬有望具備上行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