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引進「水寶盆」 海岸舊雷區打造新綠帶

金門林務所引進「水源寶育樹盆」,希望有效克服環境難題,打造生意盎然的海岸綠帶。(金門縣林務所提供)

縣林務所利用今年首波梅雨來到,首次進行「水源寶育樹盆」試驗。(金門縣林務所提供)

「水寶盆」可避免陽光直射苗木、降低水分散失和減少強風直襲及堆沙問題,讓樹苗有穩定的水源,有助於提高存活率及成長速度。(金門縣林務所提供)

嚨口海岸是金門早期排雷熱點之一,圖爲外籍特種勤務公司執行作業實況。(李金生攝)

嚨口海岸是金門早期排雷熱點之一,圖爲外籍特種勤務公司執行作業實況之一。(李金生攝)

金門縣林務所采采取復層混合方式栽植,以增加地區林相生物的多樣性。(金門縣林務所提供)

海岸植樹綠化金門的重點項目,但因土壤不良和缺水,導致存活率普遍偏低,縣林務所利用這波梅雨季節,在昔日雷區嚨口和歐厝海岸首次進行「水源寶育樹盆」試驗,希望有效克服環境難題,打造生意盎然的海岸綠帶,爲海上公園增添賞心悅目好風光

鍾立偉所長說明,「水源寶育樹盆」是以回收紙漿加上天然防水塗層製成蓄水盆體,盆體內的水透過導水繩,藉由毛細現象導入土中,可提供惡劣環境下的樹苗保溼、防風與隔熱的效果,幫助樹苗存活和快速成長。

金門在2013年完成排雷作業,向國際宣示成爲「無雷島」之後,即陸續在雷區舊址植樹,還曾在慈湖雷區舉辦放風箏和踏青活動,期待昔日讓人步步驚魂的海岸,成爲讓人流連忘返的好地方

但因海岸沙質土壤貧瘠,保水性差,加上風沙大和缺乏澆灌水源的條件,在金門旱季過長等不利因素下,樹苗存活率不佳,經常引起民衆詬病,質疑政府只會在每年植樹節作秀」,過後就不管植株死活。

縣林務所利用今年首波梅雨來到,首次進行「水源寶育樹盆」試驗,選定約2公頃嚨口海岸雷區和歐厝防風林2地,種植包括海桐、苦藍盤、土沉香、黃槿苦楝等樹苗,並採取復層混合方式栽植,以增加地區林相和生物的多樣性。

造林技正呂沛旻說明,該所在進場定苗前已陸續完成整地水管佈設等造林先期作業,而由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種樹團隊研發的「水寶盆」可避免陽光直射苗木、降低水分散失和減少強風直襲及堆沙問題,讓樹苗有穩定的水源,有助於提高存活率及成長速度,並節省大量後續人力維管成本,且以環保紙漿製成的盆體約在1年內可自然分解,不會造成環境任何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