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選手流落外地 中市議員憂:變成自己人打自己人

臺中市議員張家銨6日抨擊,已有3名自由車選手北漂、南漂,變成臺中選手代表外縣市回來自己人打自己人。(盧金足攝)

東奧運動健兒奪牌精彩表現,但臺中卻發生全中運自由車項目金牌選手,學校名額不足,被迫流落到外縣市就讀高中,市議員張家銨6日抨擊,已有3名自由車選手北漂、南漂,變成臺中選手代表外縣市回來自己人打自己人。教育局長楊振升表示,國中自行車培訓專班127名學生,高中只大甲高中1校體育班招收38名學生,將鼓勵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規定,評估體育班招收自由車種類學生的可行性。

張家銨表示,臺中市國中、高中發展運動項目嚴重不均,在地選手的受教權備受影響,不光是隻有自由車項目在臺中沒有發展的空間,運動舞蹈、射擊、圍棋、壘球、擊劍、滑輪等項目也無發展空間。

臺中體育發展出現斷層,迫使選手必須要轉至其他縣市就讀,未來若參賽也是代表其他縣市參賽,根本就是要讓臺中選手打自己人。

張家銨抨擊,市府打造「酷運動酷城市」,但依「2018-2020年臺中市政府運動局辦理體育業務與推廣活動場次統計」資料顯示,「研習訓練活動」卻是舉辦最少的,市府無論是在教育上或體育推廣上都不重視人才的培養。

「金牌選手流落外地!」張家銨說,選手替臺中得到榮耀,但如果北漂、南漂就回不來臺中了,市府培育學生根本不夠用心。

教育局長楊振升說,自由車原非全中運必辦種類,僅2011年及2018年臺中市承辦全中運時列入選辦項目,直到2021年全中運,自由車才列入全中運必辦種類,臺中市全中運代表隊於自由車項目成績斐然,共拿下26面金牌。

有鑑於臺中市目前高中端,僅有大甲高中1校體育班招收自由車項目,教育局將積極協調其它市立高中職,鼓勵各校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規定,評估設立體育班並招收自由車種類學生的可行性,或依中等以上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開設甄審、甄試與單獨招生名額,提供學生升學銜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