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醜聞、權利……她真的拼了

自從《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致命女人》《後翼棄兵》這些劇火了以後,好萊塢就在大女主年代劇這個領域狂奔不止。這既迎合了當下的市場需求,也讓許多中年女演員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戲路。

這不最近,Apple TV+又出了一部克里斯汀·韋格主演的新劇,通過一個“居心叵測”的女主角,揭開了上世紀70年代美國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皇家棕櫚》。

故事發生在美國富豪聚集的棕櫚灘,在熱鬧的社交季,各界名流蜂擁而入,相聚在富麗堂皇的“皇家棕櫚俱樂部”。

這裡有聲名大噪的慈善家、達官貴人的家眷、商業大亨的繼承者,黑幫大佬的女人……沒有最富有,只有更富有。

不過,劇中的女主並不在其中,她只是一個無限嚮往有錢人生活的小透明。爲了躋身上流社會,她不惜翻牆進入了皇家棕櫚俱樂部,對外宣稱自己是商業名流德拉科特家族的太太。

按照她的設想,只要自己能加入那些闊太太們的談話,就有機會獲得俱樂部會員的資格。但骨感的現實是,每次她的主動社牛,只會讓自己像個小丑一樣被冷落。

更窘迫的是,女主很快就被服務人員認出是“混子”,把她趕了出去。

即便如此,她還是越挫越勇,美容、健身、收集上流人士的動態,在租住的汽車旅館房間裡,暢想自己美好的明天。

至於包裝自己的行頭,全都來自療養院裡一位處於深度昏迷的老太太的財產,女主不時躲避醫護人員,前來“借”走一些衣服飾品。

在被趕出皇家棕櫚俱樂部的第二天,女主逮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她親眼目睹一位名叫黛娜的外交官夫人,因爲被情夫甩掉而傷心不已。女主便開車尾隨對方,用一場刻意製造的交通事故製造偶遇。

女主極力扮演貼心閨蜜的角色,再三探黛娜的口風,才得知原來黛娜懷了情夫的孩子。

然而,她既不能對丈夫謊稱是他的孩子,因爲嬰兒的膚色極有可能是黑色,也不能留下孩子和情夫私奔,這會徹底切斷自己與上流生活的關係,更不能去長期合作的診所裡做檢查,因爲壞事會傳千里。

急於表現自己的女主,就把黛娜介紹去了一家地下醫療組織,順利地做完了人工流產手術。

女主本以爲這番熱心會感動黛娜,讓她進入皇家棕櫚俱樂部,沒想到黛娜翻臉不認人,還揶揄她假裝富人,其實渾身上下的行頭老派過時。

女主碰了一鼻子灰,轉頭就想出一個陰招,故意在公開場合暗示黛娜最近有點“小狀況”,言辭中含糊不清的八卦氣息,立刻被其他闊太們捕捉到。

當晚,黛娜就知道自己被擺了一道,她只能自掏腰包,幫女主申請了皇家棕櫚俱樂部的入會資格。

看到這裡,用“不擇手段”和“拜金主義”形容女主,可以說一點也不爲過,爲了躋身上流社會,她把道德底線一降再降,只爲獲得有錢人的身份。

但值得注意的是,女主並非謊話連篇,在她編織的精美人設裡,有一部分其實是真話。

她的確是商業名流德拉科特家族的太太。女主年輕時在選美比賽中認識了丈夫道格拉斯,而他正是德拉科特家族的外甥。

而德拉科特家族的現任繼承人,就是躺在病牀上昏迷的老太太諾瑪,按照女主的邏輯,她只是向老太太“預支”了自己將繼承的遺產。

女主嫁給道格拉斯並非貪圖錢財,兩人其實是真心相愛,只不過由於女主並非出身上流,他們的婚姻纔不被家族接受。

女主從不否認,所謂光鮮亮麗的上流社會,其實充滿了虛僞和荒謬。

當年參加選美比賽,女主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但最終還是落選,因爲她在提問環節沒有按照約定俗成的套路,回答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而是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從那時起,女主便意識到永遠無法靠真誠在上流社會混出地位。

她本可以和丈夫在亞利桑那州過平凡的生活,但敏感的她察覺到了丈夫對富人生活的留戀,在得知諾瑪中風昏迷後,她意識到自己有機會幫助丈夫,於是纔想千方百計地提前融入棕櫚灘的上流社會。

從某種程度上說,女主不擇手段的根本動機,是爲了自己深愛的丈夫,這是她身爲家庭主婦的責任,也是當下衆多家庭主婦的共識。

而在棕櫚灘之外的世界,則是另一番天地——尼克松上任,民衆爲反對越戰遊行示威,還有一部分女性正在用實際行動,嘗試扭轉家庭主婦們的傳統觀念。

女主帶黛娜去做人工流產手術的地下醫療組織,其實是一個由女性醫護人員組成的女權組織,她們認爲女性有權獲得工作機會,有權爲自己生活。

其中的主要負責人琳達,是女主在街頭偶然認識的,當時她正極力勸說女主從家庭主婦的身份中解脫出來。

女主後來才知道,琳達的繼母就是著名慈善家、皇家棕櫚俱樂部的“女王”,她因爲厭倦上流社會的虛僞和政府的傲慢,帶頭組建了這個女權組織。

女主和琳達彷彿圍城內外的兩種人,一個拼了命想要擠進去,另一個不留退路地逃出來,甚至想要直接拆了圍城。

兩位女性雖然交集並不多,但每次見面,本質都是兩種思想的碰撞。

琳達認爲,當下的抗爭是爲了今後的女性不用再抗爭,不用再去以色示人,而是做自己的主人。

女主卻認爲,女性看重的應該是當下的幸福和美貌,而且她並不認爲以色示人是女性的“被動技能”。

琳達質疑婚姻制度、女性隨夫姓的傳統,因爲這從本質上默許了女性必須遵循社會賦予她們的角色,默許男性處於上位者,有權去傷害弱勢的女性,本質上整個美國都在實行這種大男子主義,把任何國家當做可以冠夫姓的弱者。

女主聽不懂琳達的一語雙關,只覺得女性在婚姻中的價值就該是爲男性而活,冠夫姓是女性的一種“榮譽”。

兩人之間的多次討論雖然沒有輸贏,但其實可以從中看出,這場爭論的焦點並不是已婚、未婚的對錯,而是被壓迫的弱者對於既得利益者的反抗。

只不過略顯遺憾的是,《皇家棕櫚》對於這個話題似乎只停留在了表面,比起其他相同故事背景的作品來說,劇中的人物衝突略顯浮誇,前三集裡女主的這條故事線,並沒有快速構建起她的性格特徵。

劇中倒是有這麼一個配角的情節讓人印象深刻,皇家棕櫚俱樂部的四位闊太,討論起正在發生的抗議活動,有女性闖入了只允許男性光顧的飯店就餐。

在座的每個太太都表示難以置信,爲首的慈善家率先表明立場,認爲私人場所就應該屬於某個特定羣體,女性就不該去男人的地盤,否則就是自取其辱。

緊接着,翻牆進入的女主跑過來搭話,但很快被慈善家無視。

闊太太們的討論和對女主的冷漠說明,她們維護的並不是某一個特定性別,而是存在已久的階層優越感。

可以預見,女主在這場打腫臉充胖子的計劃,註定會是失敗的,而她與琳達的接觸,或許會讓她在某種程度上意識到自己的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