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健康》空污躲不掉 這些食物幫清肺 強健心血管

空氣污染不但傷害呼吸道,對心血管更有莫大傷害。(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顯示,今(6)日臺灣地區的空氣品質受到風速減弱,擴散條件較差等因素影響,中南部的空氣品質不佳,恐到「橘色提醒」等級。每當空氣品質不佳時,敏感族羣的過敏症狀會變得更難以控制,甚至會使不曾有過敏問題的族羣也會不舒服。

多項研究指出,空氣污染對身體的影響不只在於呼吸道,增加氣喘、過敏、肺癌風險外,對心血管也有顯著的傷害。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大成說,空氣中的污染物質PM2.5可以穿過肺泡,帶着毒素循環全身,到處刺激血管壁,更容易產生血栓。無論短期或長期的PM2.5暴露,都會大大傷害健康。

一篇刊登在《Pollution and the Heart》的研究指出,PM2.5顆粒濃度與發生心肌梗塞、中風以及心血管死亡風險都呈現正相關,PM2.5濃度每上10 µg/mm,心血管事件風險就增加0.1-1.0%。而體內PM2.5濃度上升時,將導致血管張力改變、血壓升高,增加頸動脈、冠狀動脈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左心室肥大、慢性腎臟病等風險。

●空污傷身 這樣吃強化免疫力

常見的空污影響健康症狀,還包括眼睛幹癢而刺痛、喉嚨癢痛又咳嗽、皮膚癢加上鼻子過敏、使心腦血管疾病惡化、癌症風險也提高。嫚嫚營養師建議,日常可以透過飲食和生活習慣,做些輔助調理,降低空污傷害:

●3招降低空污威脅

空氣污染無所不在,在大環境難以改變的情況下,自我保護更顯重要。除了飲食之外,下列3個守則也可以做爲降低空污威脅的參考:

1.減少室內污染源:

包括空氣品質不佳時,在家使用空氣清淨機、不要點香、室內裝潢與傢俱要選擇環保無甲醛成分等。也可置放一些綠色盆栽,像是常春藤、黃金葛、虎尾蘭、萬年青等,都是好照顧又能清淨空氣的選項。

此外,烹調時減少煎,油炸、快炒等易冒煙的烹調方法,煮食後不要馬上關閉抽油煙機,可以多運轉個3分鐘,讓油煙排空。

要特別提醒的是,油煙機及清淨機的濾網都要定時清洗或更換,才能維持最大效能。

2.選擇戶外運動的時間與地點:

一般來說,早晚通勤尖峰時間的空氣品質最差,此時選擇大衆運輸工具,少騎車走路爲宜。如果要在這時候步行,最好挑小巷道,遠離大馬路。

戶外運動如跑步、快走,除了儘量避開交通尖峰時間外,在公園、大自然裡活動,會比在一般居家周邊的人行道更適合。

3.保持鼻腔清潔

建議由戶外進入室內時務必洗手、漱口、洗臉或擦臉,也可用乾淨溼巾或溼毛巾輕拭鼻腔,別讓有害物質持續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