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陳(衝):當衝降稅如打強心針 天天打宛住安寧病房

當衝降稅是否延續?臺股當衝買賣金額於4月29日創歷史次高、達4024億元,周平均當衝比攀升至36.59%、創下歷史新高。前行政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衝)表示,強心針可以救急,每天打強心針會如何?大概沒有臨牀答案,因爲沒有正常的醫生會如此嘗試,也因爲醫學上沒必要,更怕心臟衰竭。

陳(衝)指出,四年前,當衝降稅在立法院臨時會卡關未定時,我在媒體發表「當衝降稅剎車也算好事」一文,表明當衝(Day trade)針對同一金融工具在同一日內,一買一賣,衝抵結清,國際市場常見。但股市參與者,有長期持有者,有短中期待沽者,也有極短線進出者,如政府擬將證券交易稅減半,以鼓勵當衝多於鼓勵長期持有,也應大聲宣示,說明理由,並針對因此增加股價的震盪、影響集中市場發現價格功能,予以評估。可惜專欄文章發表後,在一片「呼應民意」、「民生法案」的加持聲中,也因爲當時股市價量不振,當衝降稅在落日條款的掩護下,仍然過關,雖然獨步全球,但也算是一種急救措施

時光荏苒,當衝佔股市交易的比率由四年前的不到1成,發展到今日的4成以上、甚至近日的6成多,當衝成交總額也由不足千億,飆至近5千億,急救了4年,這種「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居然還要繼續延長5年?主管官員對自己所謂「證交稅中性」的矛盾說詞,捫心自問是否應該收回?部分媒體的質疑、以及股市名嘴「股市變得像賭場」的論調,應該反射了相同的心情

陳(衝)表示,我不反對當衝,也不反對投機,因爲Day trade及Speculation,都是資本市場的常態與必要元素之一,但有差異性甚至有歧視性的證交稅,只會加劇市場功能的扭曲,誤導投資人心態,值得三思

股票市場價量不振,甚至奄奄一息,不得已施打強心針,就像急診室內爭取治療時間一樣,可以理解。但打了4年強心針的股市,還要再打5年,股市不僅像賭場,氣氛上更像安寧病房,這樣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