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CRIF:臺對陸投資降至冰點 透出什麼端倪?

CRIF進一步分析,自2003年以來,臺灣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曾5次落在2億美元以下,除了21年前的2003年8月投資金額降至1.96億美元之外,另外4次則分別出現在2019年6月及2021年2月各僅投資1.74億美元,以及2022年2月的投資金額再降至1.65億美元,2023年4月又再出現新低的1.46億美元。CRIF認爲單月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低於2億美元,有4次密集出現在最近五年,這絕非偶然,而是顯示臺灣產業對於新增中國大陸投資已經形成「定向轉向」其他地區的新共識和趨勢。

值得觀察的是,2019年因美、中貿易戰因素,臺灣對中國大陸投資曾滑落到41.73億元,而今年4月又創下單月對中國大陸投資1.46億元的新低,不排除今年全年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跌跛40億美元的可能。

CRIF指出一個投資趨勢的形成會有一段累積期間。臺灣對中國大陸的投資趨勢由熱轉冷。乃至目前來到歷史冰點,起緣可追溯至2015年。該年臺灣對外投資(未包含中國大陸)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達到109.31億美元,同年對中國大陸投資則爲109.65億美元,二者之間差距由2010年的117.94億美元拉近到僅有3,400萬美元,此後臺灣對外投資金額均超過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前後時間已經長達9年之久;而以2010年臺灣對對外投資金額僅相當於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的19.32%,但2022年對外投資金額卻是投資中國大陸金額的197.40%,想要改變這個態勢非常困難。另以上市櫃公司2022年中國大陸投資收益新臺幣5,287.43億元,較2021年衰退14.36%;今年第1季大陸投資收益新臺幣795億元,更較2022年同期衰退26.43%,也不難看出端倪。

再以今年前4月臺灣對外投資74.49億美元來看,雖然其中臺積電投資美國亞歷桑那晶圓廠就佔了35億美元,但即使扣除此一增資投資案,對外投資金額仍高達接近40億美元,遠遠超過投資中國大陸的9.04億美元。單看今年前4月投資新南向國家金額也達16.85億美元,其中單單隻對新加坡的投資金額就有10.24億美元,也同樣高於中國大陸。也就是說就今年前4月臺灣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已落居在美國和新加坡之後。

面對這樣的態勢,CRIF指出,儘管中國大陸(含香港)仍然是臺灣出口最大出口地區,不過由今年前5月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比重已下滑到35.2%,爲2004年以來同期出口比重的新低,反映臺灣爲平衡全球投資、分散出口市場的策略已經爲不可逆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