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通膨來襲全球股市陷系統風險 恆指提早落底

受到烏俄戰事衝擊,推升全球能源及糧食價格,美國13日公佈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9.1%,增幅高於5月的8.6%,也高於市場預期的8.8%。另外,美國6月就業報告指出,非農就業人數新增優於市場預期,失業率連續四個月持平並逼近疫情前低點。在通膨維持高檔以及就業市場表現強勁下,強化了外界對於美國聯準會在本月將再度採取升息3碼的預期。

全球陷入經濟系統性風險,各國指數波動或會加劇。身爲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也難逃經濟走緩的風險,但隨着中國疫情放緩,以及中國積極透過支持互聯網平臺經濟、房地產發展,恆生指數自五月中以來提前落底反彈,今年以來僅下跌不到一成。

恆生指數過去最初只有33個成分股,主要是金融以及地產類。隨着中國經濟實力在過去25年間的崛起,香港市場獲得資本涌入,中國科技公司取代金融服務集團,改變了恆生指數行業代表性樣貌。騰訊、阿里巴巴、美團以及中國國企(包括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移動)如今約佔恆生指數權重2/3,也增加了恆生指數的波動性。從過去10年來看,恆生指數平均波動率在18.36%,大於同期的臺灣加權指數的14.54%。

恆生指數上一季度檢討將中概股中芯國際、中國宏橋、中升控股、東方海外國際納入恆生指數,而新一季恆生指數檢討結果於8月19日出爐,百度集團、快手、京東健康染藍(納入成分股)呼聲較高,將再爲恆指注入一股活水。

麥格理證券黃聖傑副總經理表示,建議投資人可以留意潛在染藍成份股近期股價表現,並可利用恆生指數波動大的特性、以權證參與恆生指數市場行情。與其他同樣連結恆生指數的商品相比,它具有多空皆可操作、免開復委託帳戶、免課徵海外所得稅以及在最大損失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運用槓桿倍數來放大股市的漲跌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