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解除臺灣基礎建設迷思

爲迎頭趕上全球創新競賽,臺灣在急起直追之際,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基礎建設?答案就是-多元韌性、機敏彈性,這纔是思考臺灣未來基礎建設的兩大重點!

現今,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更具彈性、韌性及多元性的基礎建設。畢竟,臺灣人口持續減少中。如果我們對基礎建設的需求,仍停留在興建更快的高鐵、更長的公路、更高的大樓,恐已不合時宜!

應該從人口結構和科技進步等兩大角度,來顛覆國人以往思考臺灣基礎建設的發展方向。換言之,臺灣未來基礎建設發展,必須朝向更機敏彈性的方向。何謂更機敏彈性?意指更能因應外部環境變化和未來需求,簡單來說,就是更敏捷(More Agile)的基礎建設設計。例如捷運和智慧公車系統,兩者敏捷度完全不同。倘若能讓交通路網的靈活度較高,可彈性因應未來長達10年、甚至是20年需求。

相較於臺灣的「捷運熱」,來看看日本早已推出智慧無人公車系統。其實,這與當地氣候、地形、勞動力短缺及少子高齡化等息息相關。值得臺灣思考的是,敏捷度的另一層含義,必須考量臺灣在未來10年、甚至是20年後的人口結構變化,除年齡結構變化外,因應全球化,也應思考人種結構變化。譬如多語言現象,已見諸於英美國家各大城市,例如移民人口增多,這都是已經可預見的變化。

多元韌性,是規劃臺灣未來基礎建設發展的第二個思考重點。假設政府有1,000億元預算,將用於高鐵建設上。此時,政府究竟應該提高高鐵行進速度,時速再增加100公里,還是應該提升高鐵結構的耐震級數?這是臺灣須審慎深思的問題。

面對2050年,我們應更富有想像力,建構下一階段應有之基礎建設投資。倘若能將四、五年級生世代所持有最龐大的這塊財富,發揮最大的作用,導引資金進入基礎建設,在創造下一代更好生活的同時,也能取得基建投資回報的穩定現金流,保障自己老年生活,利己利他創造多贏。

臺灣正面臨2050淨零排放跨世代、跨領域、跨國際的轉型工程。爲落實2025非核家園政策,達到淨零轉型的長期願景目標,政府力推再生能源,大力建設太陽能、離岸風電裝置。

而離岸風電與太陽能的一大問題是供電不穩定。不穩定的供電,將造成電力系統的負荷,容易發生大跳電。爲了削峰補谷,穩定供電量,必須搭配大型的儲電電池與智能電網的建置,以儲存太陽能和離岸風電的電力。建議加速開發多元綠電,還要積極建構配套環境,提升能源系統韌性,以確保供電穩定,提升電力系統的多元韌性。

事實上,1座多元韌性城市必須針對氣候變遷危機議題做規劃,並增強在基礎建設及自然環境層面的適應能力。如此才能達到聯合國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9項爲「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過去各項重大公共建設計劃,如高速公路或機場,目前仍持續貢獻,呈現投資效益,但更多是爲數不少的蚊子館建設,爲人所詬病。

隨着科技進步,無人機、LED多元應用蓬勃發展,「應該以多元的思維,改變現在對單一場館、單一功能基礎建設的邏輯。」假如過多的商場也能變成醫療院所,具備機敏彈性和多元韌性,就像變形金剛完美變身,更具有投資價值與前景。